大明:大孫朱雄英,老朱扶我春庭雪

第13章 教授的長孫殿下,那沒事兒了

“吾是受人之託,前來與小郎君探討學問的。”

劉三吾也還沒自大到一開口便說要教朱小寶學問。

當然他也想試探一番,看看這九年朱小寶究竟學到了什麼水平。

等摸清了情況,他才好因材施教。

不過,就衝那股知書達理的勁兒,他也能看出朱小寶是個可塑性極強的好苗子。

受人所託來探討學問的?

若真是如此,那定是馬老頭的朋友了。

畢竟在朝為官的人,他也只認識馬老頭。

朱小寶思索一番後,便將劉三吾直接請到了正堂。

劉三吾見朱小寶如此不見外,面露笑意。

“吾是翰林庶吉士,劉三吾。”

“在下朱小寶,見過劉學士。”

回完話,朱小寶忍不住多看了劉三吾兩眼。

他還是第一次見到文人,而且還是史上鐵骨錚錚的文人。

眼前的這位劉學士,可是在幾年之後的靖難之役,朱棣不惜一切代價都想要拉攏的文人。

畢竟只有博得這些文人的認同,朱棣才能在大明站穩腳跟。

才能不被人抨擊成奪權篡位的謀逆者。

可朱棣找到劉三吾和方孝孺的時候,他們卻義無反顧的選擇了痛斥朱棣。

尤其是方孝孺,即便最後被誅殺,他也依舊一腔正氣,毫不妥協。

甚至在被誅殺前,他還豪邁吶喊。

‘縱十族,由何懼乎?’

也正因為這句話,他的親朋好友盡十族,皆被朱棣所誅殺。

在他們這些正直的文人眼中,守氣節便是一生最值得做的事。

而我華夏也正是因為守住了這種氣節,才能咬牙堅挺,踏破千萬裡山河後而毅然崛起!

作為穿越者,朱小寶看問題自是不會僅流於表面。

國人需要烈士,但也同樣需要有氣節的文人。

需要他們的氣節,他們的大義,他們的不屈和剛正!

縱然歷史長河之中,也存在著無以數計的無恥文人武將,但也依舊有無數人拼死反抗!

正是因為這種精神,我們華夏才能不斷成長,日益壯大!

“學生朱小寶,見過劉先生!”

朱小寶給劉三吾行了一個無比鄭重的禮。

劉三吾見狀,甚是激動。

“好!好好好!實乃大明之幸啊!”

只是劉三吾這話,朱小寶倒是沒聽太明白。

他就行了個禮而已,怎麼還跟大明社稷扯上關係了?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

劉三吾直接開口。

朱小寶正色道。

“必先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劉三吾這是在以閒聊的方式考他?

還真是有夠特別的!

劉三吾笑著點頭。

長孫這九年流落皇城之外,竟還能知此,功課應該是沒有落下。

他轉而繼續開口。

“歲寒,然後知松柏凋零也!”

朱小寶還道。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此時,劉三吾看向朱小寶的眼神都變了。

那抹欣賞之色,就像是要溢位來般。

他細細品味著朱小寶的回答,更是止不住的點頭認同。

“好!好啊!吾等文人,當以此為志!”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