沮授,東漢末年最慘謀士,應該沒有之一。
在風伏紀瞭解裡,沮授其智不輸諸葛亮,在其為韓馥麾下時,便曾力諫韓馥,以疲敵堅守之策對抗當時還未達到巔峰狀態的袁紹。
可惜韓馥不聽,被人幾句話便嚇得把冀州拱手相讓。
無奈成為袁紹麾下後,他亦恪守本分,也是第一個提出迎奉天子,以挾諸侯之人。
可惜袁紹不聽,被曹操截得先機。
之後反對袁紹諸子分立,以為取禍之道,可惜袁紹亦不聽,在袁紹死後,其子袁尚、袁譚果然因爭位大戰。
雖屢次重大建議袁紹都不聽,沮授仍不改初心,接連提出以袁軍優勢軍力與地理形勢,三年疲曹、緩進、護糧等策,可惜袁紹依舊不聽。
最終於官渡之戰中,袁紹再度不聽沮授勸解,自負其志,最終兵敗潰逃。
在高覽、張郃等袁紹麾下大將投曹之際,沮授因時運不濟,事敗被殺,結束了他懷才不遇的悲慘一生。
風伏紀內心一嘆,連忙把沮授扶起,笑道:“卻沒想到此次是先生駕臨,倒令朕極是驚喜!”
連新任國主如此禮遇,沮授眼裡亦掠過一絲驚喜之意,連忙道:“不敢當國主如此讚譽!”
“不,先生值得!”
許是想起往事,沮授眼裡微微溼潤:“國主當真如此認為嗎?”
風伏紀能明白他心裡的感受,輕拍他的肩膀,沒有回答,與他並肩而走。
“七天時間,想必先生已然明白現在的遭遇,朕欲拜先生為尚書左僕射,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這本是風伏紀的心意,豈料沮授卻斷然拒絕,“國主,沮授初來乍到,未立寸功,不可擁有如此高位,這置伯約、幼平、公臺等人於何地,還請國主收回成命!”
風伏紀見他態度堅決,悠然一笑:“也罷,那便請先生暫為諫議大夫一職,併兼領尚書右僕射,為朕處理文書,出謀劃策,監察百官吧!”
沮授內心感動,難得一笑:“怕是現在並無百官監督!”
風伏紀先是一怔,旋即放聲大笑:“先生說的是,看來先生是接受了!”
沮授停下腳步,拱手躬身,鄭重行禮道:“臣沮授,拜見王上!”
風伏紀手微微虛扶:“免禮,今後還需多多依仗先生之才,先生可不要藏私!”
沮授正襟肅然:“不敢,定殫精竭慮,為王上效犬馬之勞!”
一言一答,君臣二人相視一笑。
回到書房內,風伏紀斂起笑意,問詢道:“國內如今一團亂局,雖有朕及伯約等拔亂反正,但進度始終極慢,先生可有良策?”
沮授拱手道:“臣在降臨期間,便思考過這個問題。若有缺漏,還請王上指正。”
風伏紀微微頷首:“先生不必謙虛,儘管說來!”
沮授道:“臣有一門功法,名兩儀微塵策,此法包羅永珍,其中有一門觀察氣運之法。
據臣觀之,國內雖亂象頻生,但氣運猶在,尤以王城為最,其二則在伏風城!”
“伏風城?”風伏紀劍眉微揚,眼裡浮起一絲疑惑,“我本以為先生會說雲海城!”
沮授搖搖頭:“雲海城氣運分散,不足為慮。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