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臣自帝皇印靈處得來的資訊,伏風城地理位置優越,一馬平川,周圍遍佈平原沃地,可積糧,養人,乃至募軍;人口在國內更是屬一屬二,擁有近二十五萬人口,也是朝中賦稅的第二來源地,比王城還高。
重要的是,在國內遍地亂象頻生,吏治敗壞之際,伏風城周邊卻是一片風平浪靜。
相信王上也知,伏風城與雲海城一樣,城內地方勢力橫行,值此亂世之際,他們沒有理由沒有任何動靜,這不符合常理!
唯一的解釋是,有人早早就整合了伏風城內所有的勢力,並以此為基點,輻射到了周邊的村鎮,乃至燕風、雲海二城。”
風伏紀眼中精光微閃:“何解?”
“這三城氣運,在臣眼中,互有勾連。從表面上看,雲海城有東華港為倚仗,氣運最盛,實則卻以伏風城為中心!”
說完這一句,沮授闊步來到書房內佈置的東華地形圖上,以兩儀微塵策之力,在地圖上勾劃出三城與王城之間的氣運流轉承合之勢,供風伏紀察看。
風伏紀看得眼皮直跳:“依先生之意,東華之前病入膏肓,卻始終未散,氣運猶存,是因這三城氣運集結之故?”
沮授重重點頭:“然也!若是王上無法甦醒,這三城定將承接王室氣運,再續東華國運。
因此國內問題看似重重,實則重點就在三城之上,尤以伏風城為最,稱之為“第二王城”也不為過。
而據臣得來的資訊所知,這伏風城在三十年前,並不叫伏風城,而是叫宛靈城!”
“三十年前?”
風伏紀手指敲著桌面,沉思半晌,才緩緩點頭,“原來如此!之前被朕斬殺的大將軍風不容,也是三十年前突然冒出來的,被族老風九重帶回,看來得把他召回來,詢問其中緣由!”
沮授悠然一笑:“王上聖明,看來已明白其中關鍵!”
風伏紀啞然一笑:“先生已經說得如此清楚,朕若是再不明白,乾脆直接跑路算了!”
沮授輕聲一笑,而後肅然道:“伏風城必定有異,且其中該有與東華風氏王族有血脈淵源之人存在。
此人處心積慮經營,蜇伏甚深,有一飛沖天之勢,背後定有背景深厚的勢力在扶持,只要能查清楚,並端掉他們,我東華大半危機足可解除!”
經沮授一番講解,風伏紀豁然開朗,朗聲一笑:“聽君一言,朕此前心中疑惑瞬間便解,先生果然大才!”
沮授搖頭,連稱“不敢”,“臣也只是佔盡功法之利,若在前世,此等秘事若無大量情報資訊整合,就算有觀氣之法,短期內亦無法察覺出來。”
風伏紀頷首表示同意,“朕此前也曾感受過氣運急速衰竭帶來的緊迫感,卻始終不明緣由!
不然以東華如此弱勢,不說北唐,光是死敵西景便能於頃刻間滅亡我東華。
然時至今日,東華依舊活得好好的,症狀卻是在此,著實出乎朕之意料!
依先生之見,該如何處理伏風城一事?”
沮授思慮片刻,即道:“此事宜早不宜遲,待伯約處理完西荒關事宜,回返王城,臣便與他一起,為王上收服伏風三城!”
“那此事便全權交由先生處理了!”
“為王上分憂,乃臣之本分!”
風伏紀微微頷首,眼底深處浮起一絲凜冽寒意:
“話說伏風二字,從字義上來看,倒是頗為直觀明瞭。
若那人真與我風氏有血脈淵源,其心,可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