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村裡人的加入,清理工作進展飛快。
幾個壯勞力負責挖樹根、搬大石塊,婦女們則麻利地撿拾雜草碎石,連孩子們都跑來幫忙搬運小石子。
周明軒看著熱火朝天的場面,心裡暖烘烘的。
這就是鄉親,不管平時關係怎麼樣,關鍵時候卻都願意搭把手。
他想起小時候村裡誰家蓋房,父親也總是第一個去幫忙,現在這份情誼又回到了自己身上。
“明軒哥,這塊大石頭咱們怎麼弄?”
村裡的小夥子二牛擦了把汗,指著地中間一塊半人高的青石問道。
周明軒正要回答,老木匠張叔已經走了過來:“別急,這石頭埋得深,得先挖松周圍的土。”
說著就示範起來,“你們幾個後生,找幾根粗木槓來,咱們用槓桿原理把它撬出來。”
正說著,沈映雪帶著幾個婦女,挑著茶水過來了。
“大夥兒先歇會兒,喝口茶再幹!”
眾人紛紛停下手中的活計,圍過來喝茶。
二牛和幾個小夥子按照張叔的吩咐,找來了粗木槓。
在張叔的指揮下,大家齊心協力,將木槓插入石頭周圍挖松的土裡。
“一、二、三,用力!”隨著周明軒的一聲喊,眾人一起使勁,那塊半人高的青石開始緩緩移動。
大夥歡呼起來,勁頭更足了。
休息了一會,大家又投入到清理工作中。
周明軒看著忙碌的鄉親們,心裡滿是感激。
他轉身對沈映雪說道:“媽,中午咱們得多準備些飯菜,不能讓大夥兒餓著肚子幹活。”
沈映雪點點頭:“放心吧,我已經讓云溪去村裡借了幾張桌子,待會兒再蒸些饅頭,燉一大鍋菜,保準夠吃。”
周明軒又補充道:“把家裡的野豬肉也拿出來燉上,讓大家吃頓好的。”
沈映雪笑著應下:“行,聽你的。”
臨近中午,清理工作已經完成了大半。
宅基地上的雜草和碎石被清理得乾乾淨淨,幾塊大石頭也被移到了角落,準備以後用來砌牆基。
周家的大壩子裡,沈映雪和幾個婦女正圍著臨時支起的幾口大鍋忙碌著。
灶膛裡的柴火噼啪作響,鐵鍋裡燉著的野豬肉咕嘟咕嘟冒著泡,濃郁的肉香混著蒸籠裡飄出的饅頭香氣,順著風飄到了百來米外的宅基地上。
“這香味兒,勾得人肚子直叫喚!”老王擦了把汗,伸長脖子往周家方向張望。
二牛嚥了咽口水:“沈嬸子的手藝真是沒得說,這野豬肉燉得......”
“開飯啦!”周云溪跑來報信,辮子上的紅頭繩一甩一甩的,“我媽說讓大夥兒回去吃飯了!”
眾人說說笑笑地往周家走去。
大壩子裡已經擺好了幾張借來的八仙桌,每張桌上都擺著兩大盆菜:一盆是油光發亮的紅燒野豬肉,一盆是清炒時蔬。
中間摞著高高的雜糧饅頭,旁邊還擺著幾碟自家醃的鹹菜。
周邵華拎出一罈酒,給每桌都倒上:“今天辛苦大家了,咱們邊吃邊聊!”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