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紛紛入座,一時間,筷子碰撞聲、談笑聲交織在一起。
大家大口吃著肉,讚不絕口。
“明軒啊,你這野豬肉可真帶勁!”
“就是,好久沒吃得這麼過癮了!”
酒過三巡,大家的話匣子也開啟了。
有人感慨周明軒如今本事大,不僅釣魚厲害,還能打到野豬,以後日子肯定越過越好;也有人說起自家孩子,羨慕周明軒父母有這麼能幹的兒子。
周明軒笑著給大家敬酒,感謝大家幫忙,還說以後村裡有啥事兒,自己肯定第一個衝在前頭。
午飯過後,眾人稍作歇息,便又回到宅基地繼續忙碌。
張叔叼著旱菸袋,繞著清理好的地界轉了兩圈,用腳丈量著尺寸,時不時在地上劃幾道線。
“來,都過來。”張叔招呼著眾人,“按我劃的線挖地基,寬要兩尺,深要三尺。”
說著從懷裡掏出一根麻繩,讓二牛和周明航拉著當準繩。
老王挽起袖子,往手心吐了口唾沫:“都聽張木匠的,這可是百年大計,地基打不好,房子要歪的!”
十幾個壯勞力立刻分成幾組,沿著畫好的白線開始挖土。
鐵鍬鏟進泥土的沙沙聲此起彼伏,不一會兒就堆起了小山般的土堆。
婦女們也沒閒著,用籮筐把挖出的土運到一旁,留著以後填院子用。
看著大家在張木匠的指揮下井然有序的進行。
周邵華走到周明軒身邊,開口說道:“明軒,張木匠可是咱村的能人,當年你爺爺蓋房時,就是張木匠的爹給掌的舵,你張叔雖然是木匠,但也得到了他爹的真傳,對蓋房子也有一套獨到的見解,你和他好好學學。”
“好的,爸!”聽到這話,周明軒連忙點頭。
事實上,對於這位張叔的本事,周明軒是知道的。
今天周邵華這話,在上輩子他蓋房子的時候也說過。
之前他就想著什麼時候把張木匠的本事給薅過來,可一直沒找到機會。
他覺得,趁著這段時間蓋房子,可以和張叔多聊聊,先把他的本事薅過來再說。
周明軒快步走到張叔身邊,見他正用菸袋鍋敲著一根剛挖出來的老樹根。
“張叔,這樹根得怎麼處理?”周明軒隨口問道。
“小子,看好了。”張叔吐了口煙,從腰間抽出斧頭,“這種老樹根得斜著劈,順著紋路走。”
說著手起斧落,木屑飛濺中,樹根應聲而開。
就在張叔講解的瞬間,周明軒腦海中突然湧入大量木材方面的知識——比如何辨別木材紋理、下斧的最佳角度、處理樹根的技巧,全都清晰明瞭。
連帶著,還有張叔的木工技巧,從簡單的桌椅打造到複雜的雕花工藝,每一個細節都印入周明軒的腦海。
周明軒壓住內心的狂喜,裝作恍然大悟的樣子:“原來是這樣!張叔您這手藝真是絕了。”
張叔得意地捋著鬍子:“這算啥,等選房梁的時候,我再教你幾手。記住,好房梁要選向陽坡上的杉木,筆直無疤的才結實。”
周明軒聽得連連點頭,不知道的人還以為多愛學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