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為何叫做電線杆,他就不得而知了。
每根電線杆中間偏上部位,都掛著一面兩色旗,旗杆傾斜朝上,指向路中間。
這些兩色旗掛的高度一樣,整整齊齊。
一眼望過去,十分好看,讓人精神為之一振。
路邊的田野裡,莊稼一派豐收景象,玉蜀黍的穗子碩大飽滿。
水渠中,水流嘩嘩;碧綠色的渠水中,有大白鵝和野鴨在漂浮游泳,嘎嘎叫著。
荀虞夔一時間,有些恍惚。如果不知道,他還以為自己到了江南。
村口張燈結綵,一片火紅。
遠遠就能看到,天空中有巨大孔明燈一樣的東西漂浮著。
這東西似孔明燈,又似大燈籠,是紅色的,升高三丈有餘,有繩子牽著,連線地面。
奇怪的是,燈籠中不見火光,不知這東西是如何飛起的?
路邊,則是橫跨著一個巨大的紅色拱門。
拱門前,紅色地攤延伸出數十丈遠。
這種氣象,荀虞夔不曾見過,也不知道賊寇是哪裡來的如此手段。
但他身為朝廷命官,自然是不能弱了氣勢。
荀虞夔:“這些賊子,心中對朝廷倒還算有幾分敬畏之心。為了迎接本官,也算是用了幾分心思。”
他剛讚揚一句,卻是看清那紅色拱門上,寫著黃色的大字:
【熱烈慶祝榆槐段(榆樹灣到槐安城)標準示範路成功奠基】
而那一排孔明燈下,也都吊著紅色布帶,上面同樣寫著黃字:
【要想富,先修路;公路通,百業興】
【修興業之路,架致富之橋】
【奠定基石,鋪就未來;當世修路,造福萬代】
【……】
這些詞句,在荀虞夔看來粗淺不堪,卻都是宣傳修路的,並不是迎接他這個知縣。
荀虞夔臉上的笑容一僵。
但是,想想自從進入槐安城範圍之後,這一路走來,道路平坦寬敞,少吃了許多顛簸之苦。而且,一路上看到的那些修路工人,雖然辛苦,但無一不是幹勁兒十足,對將來充滿期待……
荀虞夔心裡不由又有些五味雜陳。
築橋鋪路,安民立業……這本來都應該是他這個知縣的職責啊。
不過,很快荀虞夔又有些欣慰了:
“本官何必要太過執著這些?在這饑荒年,本縣治下能有一塊如此世外桃源之地,讓百姓得以安居樂業,無論怎麼說,都是本縣的政績啊。”
“至於刁民不服教化,只知道感謝榆樹灣村神明,不知道有朝廷……本官心中自有丘壑,不必與他們計較。事後,加強教化即可。”
荀虞夔又說服了自己。
這榆樹灣能活人,將來也都是他這個安化知縣,以及知府大人的政績。
荀虞夔進村之後,再次受到震撼。
他首先看到的,是一排排白色的房屋。
這些房屋,牆體平滑,不知道用的何種漆料刷成。
而窗子,竟然全都是用琉璃鏡做成的。
那琉璃鏡,極為純粹,能夠清楚看到屋內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