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從現代傳送物資到大明

第413章 如一把尖刀,直插建奴咽喉

英勇的防衛團戰士登上城頭,用刀把鑲紅旗的旗杆砍倒。

紅底白邊的織錦蟠龍旗飄蕩著,落到地面上,被戰士們的腳踩踏在上面,踐踏入泥土中。

一面面赤黃兩色旗,插在城頭,迎風招展,鮮豔奪目。

西郊糧倉,被奪下來了。

七十二口軍糧窖,八棟鹽倉,二十四槽豆料槽……

一點沒有損耗,全都歸入了防衛團囊中。

主要是防衛團來得太快了,戰鬥太短暫了。

嶽託甚至都沒有焚燬糧倉的念頭,城池就破了,他緊接著被擊斃。

西郊糧倉,距離瀋陽城僅僅數里之遙,這裡有精兵駐守。

瀋陽城的援軍,隨時可到。

嶽託想過明軍會派奇兵,過來焚燬糧倉。

但是,從來沒想過明軍會來奪取糧倉。

馬友松站在城頭,看著堆積如山的糧食,笑得很燦爛。

這些糧食,可以用來支撐戰後重建了。

馬友松腳踢了踢嶽託的屍體,頗為遺憾。

“這個傢伙,是建奴大貝勒的長子,現在掌著鑲紅旗?”

“那死得可惜了。玄清公讓咱們帶幾個建奴頭子回去,到榆樹灣當太監,在大街上扮演非玩家角色,吸引遊客呢。”

不過,馬友松知道玄清公的原則,抓俘虜的前提,是保障戰士們的安全。

這一戰看起來輕鬆,那是因為防衛團火力強大,沒有給建奴發揮實力的機會。

一旦給建奴發揮實力的機會,他們的弓箭和城頭火炮,對防衛團戰士也是有一定威脅的。

西郊糧倉守軍分為三部份,鑲紅旗真奴、包衣阿哈和蒙古附庸。

鑲紅旗真奴,全部被擊斃,一個沒能逃脫。

防衛團原則上優待俘虜……

但是,馬友松沒有接受真奴的投降,那就不算是俘虜了。

包衣阿哈,有些是遼東漢民,有些是從明地俘虜來的。

事後需要鑑別,只要沒有大奸大惡之行,可以給他們勞動改造的機會。

對於蒙古附庸,也是同樣處置。

但蒙古附庸在改造完成之後,若想加入榆管區,成為榆管區公民,則是需要學習漢字漢話,參加漢語水平考試,以及思想教育測試。

考試透過之後,再經過背景審查、面試,合格之後,才能獲得成為榆管區公民的資格。

對於那些蒙古附庸來說,想要被榆樹灣接受,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馬友松站在西郊糧倉東城牆,望遠鏡遠看,能看到瀋陽城的城牆。

瀋陽城外連綿兩三里的作坊棚子,更是看得一清二楚。

遼東資源豐富,鐵礦和煤礦,都能露天開採,而且品質極高。

女真人近幾年擄掠了大批漢人工匠,冶鐵、造炮、造甲技術大大提升。

在瀋陽和赫圖阿拉等城市外圍,都有成片的工匠作坊。

鐵器工坊,造甲工坊,火槍工坊,火炮工坊……

女真人搶來金銀,不缺餉。

也不缺糧。

即便缺糧,也可以殺一批沒用的遼民。

工匠能拿到餉銀,能吃飽飯。

除了要給人做奴才,人格上受侮辱,生命偶爾沒保障之外,日子過得甚至比在大明還要舒服。

但給人做奴才,時間長了就習慣了,不會覺得如何;生命沒保障……韃子殺的畢竟也是極少數。

這些,都沒有天天吃不飽飯,沒有飢餓來得直觀。

這裡的工匠,做事反而更用心。

因為韃子是真殺人。

現在女真人甲冑、弓箭、刀槍的產量都很高,質量比大明的要好。

就連火銃、火炮,也已經能製造。

按照原有歷史軌跡,伴隨著登萊明軍來降,建奴造炮的能力,也會反超大明。

“這麼多工匠啊。”

馬友松嘖嘖舌。

這些工匠,都是漢人。

戰後審查和安置,也是非常繁重的工作。

工坊區,一陣雞飛狗跳。

官道上,塵土蒸騰。

一群女真騎兵出城來了,朝著西郊糧倉賓士而來。

“一個牛錄……”

馬友松看清來敵,撇撇嘴。

“既然你們出來,就別回去了。”

……

瀋陽城西門守將,是跟嶽託同屬鑲紅旗的將領剛林。

嶽託的父親,是鑲紅旗的旗主。

嶽託掌鑲紅旗。

所以,嶽託也是剛林的主子。

剛林看到西郊糧倉示警的黑煙,知道有外敵來襲。

但是,他沒敢擅自做主,去支援自家主子。

而是立刻向皇太極請示。

不得不說,皇太極對兩紅旗的馴服效果是很好的。

皇太極聽到有人襲擊西郊糧倉,不敢大意,立刻下令,讓剛林帶領一個牛錄的兵馬,前去支援。

皇太極不覺得明軍能成事。

他認為,這不過是明軍的垂死掙扎而已。

但糧倉關係重大,他不敢冒險。

皇太極的案頭,經常放著一本《三國演義》,只要有時間,就翻看幾眼。

他深知糧道的重要性。

立刻讓剛林前去救援。

“可惜了這個消耗鑲紅旗的機會。”

皇太極頗為遺憾。

他沒有把這次示警當做一回事。

有嶽託坐鎮,又有剛林帶一個牛錄前去支援,斷然沒有失誤的道理。

皇太極很放心。

他低頭繼續研究地圖,為如何消滅關外明軍,制定計劃。

……

剛林行軍速度很快。

他不敢得罪皇太極,同樣也不敢得罪嶽託。

在八旗裡面,要是背上背叛主子的惡名,就要遭人唾棄,沒有前途了。

剛林甚至沒有派出遊騎,在前面探路。

他認為沒有這個必要。

從西郊糧倉,到瀋陽城,僅僅數里之遙而已。

他跟皇太極的想法一樣,都覺得是明軍一小隊死士,冒險來燒糧倉來了。

若是成了,大金國就要陷入缺糧的窘境。

若是不成,明軍也不會有什麼損失。

剛林覺得,自己要做的,是以最快的速度,趕到西郊糧倉,截斷那支明軍的退路。

更重要的是,讓主子爺嶽託看到自己護主的決心。

在剛林的催促下,三百騎如風一般,卷向西郊糧倉。

近了。

剛林遠遠看到城頭飄著的赤黃兩色旗。

他忍不住揉揉眼睛,簡直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這城頭,飄的應該是他們鑲紅旗的紅底白邊蟠龍旗才對啊。

這赤黃兩色旗,是什麼東西?

嗵嗵嗵嗵。

就在這時,城頭炮響了。

一枚枚炮彈劃過弧線,落入人群中,轟然爆炸開來。

開花彈!

這些炮彈,自然正是擲彈筒投擲的炮彈。

可憐剛林,只顧著趕路,大意之下,根本就沒有注意隊形散開。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