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代善和莽古爾泰為什麼不來找他多爾袞合作?
難道是覺得他多爾袞太年輕,不值得共事?
多爾袞有些羞惱。
同時,他的心中快速盤算著,想著他們兩白旗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才能得利。
父汗在世的時候,多爾袞和多鐸兄弟,原本是屬於兩黃旗的。
多爾袞的哥哥阿濟格領正黃旗,是正黃旗旗主。
但是,皇太極繼位之後,為削弱宗室權利,將他所領的兩白旗,跟兩黃旗對調。
多爾袞、多鐸兄弟,就變成了兩白旗。
之後皇太極又找藉口,貶阿濟格,讓多爾袞領正白旗。
皇太極這樣做,並非重視多爾袞,而是因為多爾袞、多鐸兄弟當時年少,只能聽皇太極的。
阿濟格已經成年,且有軍功,不利於皇太極集權。
多爾袞年紀漸長之後,對於皇太極打壓他們兄弟,隨意將兩黃旗變為兩白旗,感到十分不滿。
八旗內部,也是矛盾重重。
只不過,皇太極帶領他們對大明作戰,屢屢得勝,每次都能擄掠回大量人口、錢糧,佔領大片土地。
巨大的收益,把各旗之間的矛盾暫且壓制了下去。
多爾袞原以為,這次皇太極帶領大家對關外明軍作戰,在掃清關外明軍之前,幾個貝勒會以大局為重,各旗之間會比較安分。
沒想到,竟然有人突然發難?
“堅守營寨!”
“派人去聯絡多鐸,告訴他,盛京有變,不要輕舉妄動,緊守營寨,等待時機。”
多爾袞迅速做出安排。
他的神色,有些複雜。
多鐸跟他是同父同母,都是阿巴亥所生。
老汗努爾哈赤死的時候,皇太極為牽制代善,控制阿巴亥的三個兒子,逼死了阿巴亥。
當時多爾袞和多鐸都還年幼,阿濟格孤掌難鳴,勢單力薄,無法與皇太極抗衡,只能任憑母親被逼自縊。
多爾袞為此,一直懷恨在心。
只是,多鐸跟多爾袞表面上是親兄弟,是利益共同體,聯合對抗皇太極,共享情報,軍事策應。
但多鐸暴烈嗜殺,而又沉迷享樂,外面甚至有人稱他“瘋貝勒”。
他們兩兄弟之間,多有利益爭執。
多爾袞一直視多鐸為大威脅。
可不管怎麼說,在面臨大事的時候,兩兄弟必須要齊心協力,否則,可能會被人吃得連渣都不剩。
傳令的遊騎打馬出營。
渾河大營忙碌起來,將士們紛紛披甲。
多爾袞掌火器營,軍中多有使用火銃的,以三眼銃、鳥銃為主。
還有佛朗機炮。
現在都進入備戰狀態。
瀋陽城方向,官道上塵土蒸騰。
有大軍過來了。
遠遠就看到有赤黃兩色旗飄揚。
一群群士兵,穿的竟然是灰色軍裝……不見披甲。
胯下騎的,不知是鐵驢還是鐵馬,嗷嗷叫著,狂奔疾馳而來。
大營之中,自然是一陣躁動。
多爾袞也是吃了一驚,脊背一陣陣發涼。
他年紀雖然不大,但是,久經戰陣,哪裡見過這樣古怪的騎兵?
這……顯然不是八旗大軍啊。
莫非他方才的猜測,都是錯的?
這支大軍,不知是神是鬼,竟然能騎著鐵驢狂奔。
但他在軍陣之中,自然沒有被嚇住的道理,立刻下令,火器營準備迎敵。
同時下令,正白旗大軍,在營門後方披甲列陣。
一旦敵人被火器轟炸,軍陣稍顯混亂,多爾袞就會親率大軍,開營門殺出去。
他們正白旗,歷來都是野戰殺敵,把敵人堵在城中不敢不敢出來。
哪有被敵人堵在營中的道理?
不管對面是何方妖孽,多爾袞不信,這一刀下去,還能砍不死對方?
正白旗勇士的一支重箭,莫非還能射不死他們?
對面,馬友鬆手持望遠鏡,觀察敵營。
他一眼看到女真大營中正在填裝的火炮。
馬友松立刻一聲令下,迫擊炮、擲彈筒……全都集中起來,先打掉敵人的火炮。
立刻,一輪輪密集的炮彈落下,正白旗大營中,火炮陣地被炸了個稀巴爛。
操作火炮的兵丁,中彈慘叫。
火炮被炸得從炮臺上翻滾下去……
炮彈爆炸的轟鳴聲震耳,地面震顫。
正白旗大軍看著,紛紛變色。
火炮陣地被摧毀之後,迫擊炮、擲彈筒方向調整,瞄準營門後面列陣的大軍。
多爾袞這時候也反應過來,大吼著:
“散開!都散開!”
“開營門!”
“各牛錄重騎集中在前衝陣!”
“衝!”
多爾袞不知道敵人是如何能把那麼多大炮運過來的。
那開花彈的威力,太也大了。
明軍擅用火器。
但他跟明軍打了這麼多年仗,即便是明軍,也沒見有這麼犀利的火炮的。
剛才那一陣炮擊,幸虧是落在炮臺上。
若是落在他的軍陣之中,怕是剛剛聚集起來的大軍,就要全軍覆滅了。
多爾袞手下正白旗皆是八旗精銳。
但倉促之間,也不是說聚,就能聚得起來的。
從他下令到現在,已經有五個牛錄趕到營門後面,披甲列陣。
足夠了。
多爾袞等不及了。
他覺得,這天下能擋住他們正白旗五個精銳牛錄衝鋒的,怕是不多。
“主子有令,開營門!”
“衝!”
營門嘎吱吱開啟。
五個牛錄,重騎湊起來近百騎,集中在一起,馬蹄踐踏地面,隆隆作響。
後世大清自稱騎射天下無敵。
事實上,此時後金真正的騎兵數量並不多,騎兵戰鬥力也不算強。
女真重騎,甲冑重量在三十斤左右。
而同時期關寧鐵騎,甲冑重四十多斤。
且女真每牛錄,重騎不過十幾騎而已。
若是同等數量對戰,關寧鐵騎不會輸給八旗騎兵。
可惜的是,關寧鐵騎實際只有數千人,都是遼東將門家丁。
而後金八旗有披甲兵二百七十八個牛錄,四萬多戰兵。
還有蒙古附庸兵力一萬多騎,漢軍烏真超哈數千人。
最重要的是,女真人可以憑藉騎兵優勢,迅速調集大量兵馬,集中優勢兵力,殲滅明軍各部。
大明從全國看,兵馬自然是更多,不知道比女真人多了多少倍。
但大明沒有錢糧,也沒有全國調動兵馬的能力。
如果大明能夠如臂使指一般,隨意調動全國兵馬,進行大兵團作戰,早就把後金夷為平地了。
此時,多爾袞調集了五個牛錄的兵馬,近百重騎集中起來,進行衝鋒。
這近百騎,個個身披雙甲,棉甲外又有鎖子甲,人馬都披甲,手中各種兵器都有。
兩側,又是數十輕騎分出,馬速極快,朝著對面奇怪的鐵驢旗子軍包抄過去。
這是輕裝弓騎,並不衝擊敵陣,而是靠著馬速,在敵陣外圍掠過,用弓箭騷擾敵陣,引起敵陣混亂,為重騎衝鋒創造條件。
隨之而來的,就是重騎衝鋒。
重騎數量不多,但是,能撕開敵陣。
然後,就是重灌步兵壓上來……
多爾袞腳踩馬鐙,在馬上站了起來,看著前方。
對面那支大軍,火器不少,但是,沒有披甲。
只要手下勇士頂住一陣炮火,衝到跟前,定然一個照面,就能將他們擊潰。
乒乒乓乓。
密集的槍聲響起。
衝鋒的騎兵,如同割麥一樣倒下。
嗵嗵嗵嗵。
一枚枚炮彈飛起,劃過一道道弧線,落入衝鋒的騎兵陣營中。
轟然爆炸聲中,重騎人仰馬翻。
乒乒乓乓。
槍聲還在繼續。
兩側輕騎,還沒靠近就遭到迎頭痛擊,紛紛墜馬。
衝鋒的重騎,甲冑似乎完全不起作用,只要中彈,就慘叫著墜馬。
更有戰馬中彈,翻滾倒地……
密集如狂風驟雨一般的銃子,伴隨著一枚枚開花彈轟炸,騎兵的生命就這樣被廉價收割。
後面的步兵方陣,遭到彈雨打擊,成片慘叫著倒下。
前面的騎兵,已經被打懵了。
殘餘的輕騎嚇破了膽,不敢再靠近那支鐵驢旗子軍,拼了命地打馬往遠處跑,甚至連旗主在後面督戰,也顧不上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