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幾天下來,駱駝又髒了,讓她很看著那個包袱很是為難。還有就是大概是鼻子裡逐漸冒進青草鮮嫩的味道,襯托著駱駝身上的味道很衝。
不由得想到了哥哥,至少不必擔心水的問題。當務之急,是再找一處井穴。
井穴,是由雨使終南君嫌辰大力推行於漠邑的。實際上,其作為一種自流機關早就流通在渚邑,夷域之地。不過這種大多是自然天成,稍加人工。
荒域的井穴,漠邑那邊的,大多是利用姜水的地下暗流作為水源,渚邑這邊則是多了一些來源,比如雪山與湖泊。
因而渚邑的井穴分佈多少是片塊形的,越靠近過水源充沛之地則越密集,相較之下,漠邑的井穴分佈則是呈網狀的。
《南罪錄·記十七》一書中提到,井穴與官道,驛站烽燧並列為荒域三大勞民傷財之用,耗費資財無數,盡是民脂民膏。此外,這些網狀的井穴排布暗合天上星辰之數,荒域以之聚氣運,圖謀逆。前者自然不是虛言,井穴確實開銷不小,當時的漠邑邑行嫌辰為此事特向從來有隙的謝聰請教。
因二人學派不合,嫌辰為素庸,不甚待見隱流。只是在此事上,為了漠邑流民生計,他還是去請教了。謝聰確實幫他解決了這件事。
至於內情嘛,當時姜離璇訴說時表情十分複雜,一種想笑而又笑不出的樣子,使得後靈柩追問不止。姜離璇吃不住她的糾纏,終是招了。
井穴傳說,是地氣化龍而去留下的渠道,藉以機關,因勢利導,能聚水自流為用。嫌辰聽聞了這個傳說,便動了心。只是耗資甚巨,當時荒域財力其實還是很窘迫的。
於是向策君請教。
只是,只是,謝聰一手接過此事,以嫌辰之名義向辰陽求助。因嫌辰本就出自辰陽上姓,自然無不允。同時在辰陽向民間求取方案之時,謝聰安排風鈴獻上機巧師匠與井穴建造方案。
於是乎,大筆資財落入風鈴手中,最終井穴得以建成。
大概過程就是這樣,只是這個過程很複雜,結果也很複雜。同時建成的還有分佈井穴附近的驛站,以及風鈴用的水書部分藉助於井穴。
嫌辰最終出走也有因為揹負鉅債的緣故,甚至姜離璇猜測他的出走也有可能是一次妥協,為了緩和荒域與辰陽之間日趨激化的矛盾。
嫌辰不是一個複雜的人,一向很寡言。這個計劃,據姜離璇所知,在辰陽放榜求助天下之時,嫌辰就知曉。至少知曉了,他被謝聰坑了。只是後續的一切,他都沒有去阻止,任憑自己揹負上那滔天鉅債。
至於更多的過程是他們二人之間的事情了。
但姜離璇壓低聲音說了一句,後靈柩聽得很清楚:“那個傳說,吾在《鬼容書》上見過。”
後靈柩瞬間感覺很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