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西關被打破,西邑已經淪陷。這個訊息很快傳到郢都,震驚了楚國王廷,楚王屈完看完奏報臉色鐵青,立即吩咐侍衛:“速召有司廷議此事!”
有司,意指有司職的大臣。有司第一人,自然是大司相,總攬政務;然後是大司馬,管軍;大司田,管財政;大司禮,管外交、教化;大司邢,管邢獄、審判;還有一個大司祭,別稱大司命,管占卜、祭神、望氣,這是負責和神鬼打交道的,屈完常常是敬而遠之,實在不得已才召見。
六位司臣在王座前一字排開,屈完憤怒地審視著每個人:“屹立一百餘年的鎮西關,居然被陳軍攻破!誰來告訴寡人,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大司相屈倫首當其衝,不得不硬著頭皮先出列:“暫時情況不明。推測應該是守將吳平應對失措,冒失出關迎戰。否則以鎮西關符陣之威,鎖關足以拒敵。——此戰罪在吳平一人!”
是啊,畢竟王廷遠在萬里之外,大家都是無辜的。屈完怒氣稍減:“吳平之罪另議。只是蕞爾小國竟敢犯我大楚,眾卿以為當如何對之?”
看到難得現身的大司祭屈秋水也赫然在列,大司馬胡衡猜到了楚王意圖:“勞師襲遠,不可久也,陳軍必敗。只是大楚制度‘都、邑之兵不得過萬’,要敗陳軍,就需王廷出兵。本司舉薦郎中令楚定坤帥軍五萬,自水路馳援西邑。”
屈完就是這個想法,楚國疆域中央就是雲夢大澤,周邊一圈土地劃分為五都十三邑,從郢都到西邑,走陸地要繞大半圈,還是水路直接。他馬上目視屈秋水。
大司祭屈秋水沉吟片刻:“水路兇險,風波無定。本司請擇吉日,拜祭神使,祈禱庇佑。”
屈完立刻點頭:“準了。”
大司禮周固心裡暗暗嘆息:楚定坤完了。司臣之中也有小團體,周固和大司馬胡衡、屈秋水三人就私交甚密,近來屈秋水早就密告二人,最近切勿船行大澤,占卜顯示大凶!胡衡一向忌恨楚定坤,畢竟郎中令掌郢都諸軍,是大司馬以下的軍方第一人。老朋友要收拾此人,周固當然不能向楚王揭穿,只可惜那五萬楚軍了。
周固想了想還是出列啟奏楚王:“阻擊陳軍,郎中令為主將,善!但還須鄰近西邑的都、邑官長輔之為妥,大王不可不察。”
周固的建議讓屈完很滿意,鄰近西邑的都只有一個:東都,東都令屈通還是“王叔”身份,讓他輔佐楚定坤,其實是讓兩人互相監督。屈完馬上同意了:“那就傳旨東都,王師到時,以東都令為副帥,領都邑兵五千助戰。”
大司馬胡衡也立刻明白了老朋友的好意,如果郎中令率軍真的覆沒於大澤之中,那西邑的糜爛局勢總得有人擔起來。他馬上向屈完補充建議:“大司禮言之有理。其實也不必等王師到時,廷議之後即可傳旨東都,讓王叔通即日起領都邑兵阻擊陳軍。十數日後郎中令率軍抵西邑,王叔通即副之。”
嗯,完美!這條建議杜絕了未來十數日放任陳軍行動的可能,屈完臉上終於露出一絲笑容:“那就即刻飛鳥傳諭王叔,果能阻止陳軍流竄,寡人必有厚賜。”
看到楚王臉上有了笑容,大司相屈倫也笑道:“大王,其實為臣這裡還有一個好訊息。本司安插在陳國王廷的密諜傳回訊息,陳國前太子同的人,近來在宜都活動頻繁,似有政變禍亂之兆。在楚陳軍,即將進退失據。”
“好!該密諜重賞!”屈完大喜過望:“大司相且再囑王叔,務必力阻陳軍,勿令寡人失望。”
飛鳥傳諭是緊急狀態下的權宜之舉,飛鳥其實是靈禽。六藝館培養駕科修士,就是傳授駕馭、收服靈獸的知識,收服了靈禽的駕科修士很受各國王廷重視,就因為靈禽的飛行速度,可以迅速傳遞資訊。
廷議之後,一隻靈禽爪上繫著塞了王旨的銅管,在修士主人的叮囑下,立刻展翅飛往東都。它很聰明、有自己的意識,知道一路避開自己的天敵,徑直飛落東都令府邸的一處露臺。這露臺就是專供它落停的,它一落下,就有人立刻上前恭敬施禮,然後才小心解下銅管去見東都令、王叔屈通。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