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山村,雪山下的悠閒生活

第87章 松露收購計劃

張遙和蘇魂談論富人喜歡吃松露的原因時,李野已經做好了午飯。

張遙下午要去江邊踩點,為接下來捕撈雅魚種做準備,所以吃午飯的時間也早了一些。

吃飯的時候,張遙把村長張長榮叫了過來,一起吃飯的同時順便讓他把收購松露的事情通知下去。

張遙耐心的對村長道:“長榮叔,這次豬拱菌的收購,與之前的松茸收購,有一定的區別。

首先是每天的收購量是100斤,最好不多不少控制在這個量最好。

其次是這次等級劃分比較嚴格,每個不同的等級對應著不同的價格。

單個克重在300g以上的800塊錢一斤,200g以上的600塊錢一斤,100g以上的400塊錢一斤,50g以上的300塊錢一斤。

我和大夥收的話,在這個價格的基礎上,我以六成的價格來收購,平均算下來每斤的收購價格大概在300塊錢左右。”

村長思考了一會兒道:“這確實是有些麻煩,如果是這樣的話,怎麼控制每天的採收量?如果其他村子的人也去採,剛開始100斤豈不是很容易就超了?”

張遙想了一會兒後,道:“松露每年的產量有限,採完之後今年就沒有了,既然每天的收購只有100斤,採的太多不合適,採少了也不行,所以咱們要先讓者多村的人先採。

者多村的村民在滿足每天採收100斤的要求情況下,等把咱們周圍山中的松露採完之後,就可以把採收的指標逐步轉移到南山區的其他村小組,讓其他小組也可以透過採松露賺錢。

這樣不僅可以控制每天的採收量,滿足每天的供應量,也不至於前期一下子把松露採完,導致超過供應量,從而造成浪費。”

村長聽了張遙的話後,瞬間豁然開朗,立刻點了點頭道:“這個辦法好,還是你想的周到,這樣一來不僅方便控制收購量,而且咱們村可以賺錢,等咱們村採完之後,其他村也可以賺到錢。”

張遙繼續道:“沒錯,就是這個意思,松露的產量畢竟有限,別人要的也有限,最重要的是如何長期穩定的給他們供貨。”

村長頓了頓,道:“行,我一會兒就去通知,明天就讓村裡其他能抽出空來的人去採豬拱菌去,就是不知道咱們村還能不能抽出人來去撿去了,畢竟這會兒家家戶戶都忙著翻地了。

今年有一部分人在你這邊幹活兒,還有一部分人上山挖黃芪,空餘時間還要幹家裡的農活兒,今年勞動力減弱了許多,大夥兒都擔心地裡的活忙不過來呢。”

張遙擺了擺手道:“撿這個其實要比簡松茸要簡單的多,畢竟這玩意兒是一窩一窩的長的,只是長在土底下不容易找而已。

而且一斤300塊,一個人一天找個10斤就有3000塊錢,找的少一點,哪怕找五斤,那也有1500塊錢,大夥兒今年幹活都可以先緩一緩,先把這筆錢掙了再說。

再說了今年我不是說了要給大家配機器耕地嗎?用不著人一鋤頭一鋤頭的去挖,也用不著用牛去犁,這機器快的很,以前需要一兩個月耕的地,就那個機器10天8天就搞定了。”

村長這時卻皺起眉頭道:“可是我們沒見著那個機器啊,都不知道靠不靠譜,要真像你說的那樣厲害的話還行,就怕到時候時間耽擱了,趕不上來年種地,那不是完了嘛?”

張遙放下吃飯的碗,喝了一口水後道:“這有啥不能信的?我說話啥時候不算數過?明年種玉米,種花生,還是種水稻,離現在還早著嘞,往年提前更好了不還是在那曬著的嘛?

再說了,你種一年地,也沒有幹這個幹十天掙的多呀,少了說一天掙1500塊錢,10天就是15000塊錢。

咱們這附近這麼多山,單咱們村撿個一個月沒問題吧,一個月就能掙45000塊錢了,種地種啥能掙這麼多錢啊?”

村長這才認可的點了點頭:“嗯,好像確實也是這個道理,那行吧,我就這麼和大夥說。”

這個村子裡的人們世世代代都在種地,所以種地的思想已經深入了他們的意識裡,如果不種地,他們的內心就會有一種莫名其妙的罪惡感,好像不種地,不種莊稼,把地撂荒了是一種罪過一樣。

這其實是他們因為幾十年如一日的迴圈,導致在大腦裡形成了種地的潛意識,突然打破了這種長期的習慣,就會讓他們感覺難受。

不過人也是善變的,只要強制讓他們改變,最終還是會改變的,何況在這麼高的收益面前,也沒有不改變的道理。

當然張遙也不是讓他們絕對放棄種地,只是他接下來會最佳化村民們種植的農作物,讓他們種植的農作物有更高的商業價值,從而獲得更高的利潤。

以前村民們種地的第一要素是餵飽自己,然後就是餵飽家裡的家禽家畜,偶爾會拿到集市上賣一些,但也不會太好賣。

所以以前種植的農作物,除了滿足口糧需求,基本上沒有什麼經濟價值,如果想要變現,就需要把用糧食餵養的家禽家畜變賣了才能變成現金。

現在張遙搭建了電商平臺和小程式,面向的客戶是全國各地的網友,渠道變廣的同時,需求也變廣了,只要最佳化了村民們種的作物,就可以包裝成產品直接放在網上售賣了。

網店上售賣,不僅變現方式變得更簡單,收益也會比拿到街道上賣的會更好許多。

當然最佳化種植也非常重要,畢竟要做成一個合格的產品,質量必須要有所保證,所以必須從農作物的型別,品種入手,儘量生產高價值商品。

網站售賣高價值商品,不僅可以提高收益,也可以收穫口碑,為之後品牌化發展做鋪墊。

現在張遙在網上賣的每一種商品都會進行包裝,而且包裝的同時還會在包裝袋上印上屬於自己的品牌名,品牌商標,這都是走品牌化路線的基本操作。

客戶在購買了他們的產品之後,耳濡目染的就會記住這種產品,如果未來做的好,能夠出現一些爆款,在市場進行鋪貨的時候,也會有所幫助。

現在想這些似乎有些遙遠,不過人不能沒有理想,在做每一件事情的時候,自然而然的有一些規劃意識,會對未來的發展有所幫助。

張遙現在每做一件事情,都會下意識的把他的發展方向歸入了自己的計劃中,與自己現在所做的事情當做整體,這樣在之後的發展中,才不會忽略和掉隊的情況出現。

張遙等人剛吃好午飯,李陽居然也已經回來了,而且他還把捕魚的工具買回來了。

張遙看著車上的工具,道:“既然工具都買回來了,一會兒去踩點的時候,咱們不妨也去試一試。”

李野卻有些擔憂的道:“可是今天去的人少,能行嗎?”

張遙選了一條小一點的粘網,道:“李陽,阿步和我都是年輕人,咱們今天用小網試一下有沒有問題,大網等明天多帶兩個人再試。”

李陽見張遙提到了自己,便道:“我也去啊?你們先等我會兒,我先把飯給吃了。”

張遙這時道:“你去吃吧,等你吃會兒飯耽誤不了多少時間,沒有其他交通工具,一會兒咱們還得開著你的貨車去江邊呢。”

李陽天后立即跑到了廚房,拿了一個小盆,把飯菜都放在小盆裡,蹲在院子裡就吃了起來。

張遙等人就趁著這個間隙,準備需要用到的東西,並把東西都放到了貨車上,只能李陽吃飽飯後,一塊兒出發。

張遙等人剛把東西都準備好,李陽也扒完了飯。

“我吃好了,可以走了。”

他收拾好碗筷,便來到了車旁邊。

他跑過來的時候臉上還粘著飯粒,張遙看到他的模樣後,道:“你這麼著急幹啥呀?我們又不是不等你,你看看你臉上沾了多少米飯?”

過去這兩個月時間裡,張遙魚吃了不少,然而江邊卻只去了一次。

他能吃到魚,都是沾了李野的光。

李野為了抓帶籽的雅魚,當時三天兩頭往江邊跑,抓到魚帶回去,放完籽之後,養不過來的基本都拿來吃了。

不過雅魚是真的好吃,感覺即便天天吃,也根本吃不膩,難怪它的價格會一直保持在一兩百塊錢一斤。

最重要的是以後已經有專門養殖的了,價格也依舊能保持在一定的區間,也正因為價格穩定,養殖的價值也會比較高。

幾人坐著李陽的車,很快就來到了江邊。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