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山村,雪山下的悠閒生活

第101章 村民們試用農機

張遙在去訂購農機之前,他和村主任王滿福商量了一下,讓他把賣農機的訊息散佈了出去。

所以農機拉到南洛村之前,整個南山區的各村小組的村民,都知道了這件事。

王滿福把使用農機的好處都告訴了他們,讓他們明白了農業機械化的重要性。

還告訴了他們可以直接花錢購買,也可以用等價的農產品交換的訊息,告訴了他們。

原本擔心買不起的村民們,但知道可以用農產品後,都決定前來看一看究竟是怎麼回事。

村民們雖然沒有見過世面,但他們也不傻,他們知道靠牛耕,靠人力耕種效率有多低,人有多累。

農機拉到南洛村的那一天,各個村小組的村民們都聚集到了南洛村,他們都想見識一下這些農機。

如果真的可以提高效率,他們也願意拿出積蓄買上一兩臺,何況即便沒有足夠積蓄,他們也可以幾家人合在一起買。

只要真的有用,就算幾家人也湊不出錢買,他們也可以幾家人把農產品合在一起,然後換一臺。

貨車前一天下午在縣城卸貨,次日一早拉著剩餘的農機前往南洛村。

早上十點左右,在村民們的注視下,車子緩緩開進了南洛村。

此時除了村民們,就連村裡的村幹部們都前來圍觀了,他們也想看一看張遙不惜投入百萬的東西,究竟長什麼樣。

貨車停下來後,張遙開始組織人手卸貨,原本他想花錢找幾個卸貨工,然而圍觀的村民們站了出來,並紛紛表示要免費幫忙。

其實他們都明白張遙做這件事的目的為了南山區的村民,所以這種舉手之勞的事情,他們自然願意免費幫忙。

何況村子裡面,本來就有互幫互助的傳統,無論誰家有事情,各個村小組之間都會相互幫助,從來不會計較付出。

眾人的幫忙之下,所有農機很快就都從貨車上卸了下來,根據不同的種類分別擺在了村委會門口的廣場上。

所有村民都圍著這些機器左看右看,試圖去理解它的構成和使用方法,不過他們從來沒有見過,所以光看是看不明白的。

這個時候王滿福站了出來,對著眾人喊道:“各位鄉親父老們,你們都先別研究了,退到周圍去,阿遙會給你們講這些工具的用途,以及使用方法,一會兒他還會給你們到旁邊地裡演示。”

村民們聽到村主任的話後,都紛紛聽話的退到了廣場四周,中間都是擺放著的農機。

這些農機為了方便運輸,部分零件是拆解狀態,所以使用之前還需要組裝。

張遙領著阿步和幾個年輕人組裝農機,並且每個農機都組裝了一臺,方便接下來的講解和演示。

為了騰出空間,除了正在組裝的農機,其他的都讓人搬進了事先準備好的房子裡。

廣場上只留下了已經組裝好的各類農機各一臺,以及沒有組裝的各類農機各一臺。

這樣一來村民們不僅可以近距離觀和學習,也可以直觀的看到組裝和使用的過程。

接下來張遙把農機組裝、用途、工作原理,保養方式等等都講了一遍。

此時現場圍觀的村民有幾百人,他們都安靜的聽著張遙的講解,可以看出來他們其實對這件事情很重視。

張遙把基本的東西講解了一遍之後,便在南洛村附近找了一塊地,準備向村民們演示這些農用機器的用途。

只見張遙在眾人期待的目光中拉動旋耕機發動機的拉繩,發動機隨之突突的冒出了一陣黑煙,緊接著噠噠噠的聲音響徹了整個廣場。

張遙推著旋耕機,開著他來到了事先找好的那片地,換上了耕地用的齒輪。

村民們也跟隨來到了旁邊,他在村民們的注視下,放開了離合器,齒輪開始撓地,板結的地面在轉動的齒輪之下,很快變得蓬鬆了起來。

幾分鐘的時間,一整塊地就被耕好了,地面平整鬆散,原本在牛耕的情況之下,需要多次翻倒的土地,一次性就達到了可以耕種的標準。

圍觀的村民們,此刻都露出了驚訝的神情。

一個阿叔站在地裡,捧起一把土,感嘆道:“機器就是厲害,這一塊地要是用鋤頭挖,一個人至少要得挖一上午時間,這機器居然幾分鐘就搞定了。”

“別說用鋤頭挖了,就算是用牛耕,來來回回幾趟,也得花不少時間了。”

“這個東西確實好,不用像牛一樣每天趕出去放,也不用給他喂草,就是不知道這油耗是多少?”

張遙聽到有人討論油耗,於是便道:“這個的油耗不是很高,你跟一早上的地,可能也就1升~2升油左右,不過具體跟多少畝,得看你們的技巧。

剛開始的時候你們操作的不熟練,可能會更費油,效率也會更低一些,不過隨著你們的技術越來越好,效率也會越來越高。”

張遙說完後,一個大叔摸著下巴開始計算了起來,“如果按阿遙剛剛展示的效率來看,一早上應該可以跟上3~5畝左右。

一升油也就幾塊錢,就算一早上用兩升,那也花不了多少錢。

咱們地多一點的可能每家也就五六十畝,少一點的,每家二三十畝,每家全部的地耕下來,郵費也就百來塊錢,還是挺划算的。”

這時有人插話道:“雖然油費只需要百來塊錢,可買這個機器是大價錢啊,所以成本不能只算油耗,還得算機器的費用。

咱們用牛雖然效率比較低,但那畢竟是自家養的,又不用花錢買,而且它也只吃草,不用花錢。”

這時蘇大年來到了人群面前,道:“賬也不是這樣算的呀,你那個牛需不需要天天去放?需不需要天天給他喂草料?

這個機器又不用天天去放,你放牛的時間就省下來了,可以去耕地,可以去種莊稼。

而且它的效率要比牛耕的還要快上好幾倍,把耕地和放牛省下來的時間,多種幾茬農作物,再把這些農作物賣給阿遙,你們是不是就可以賺更多的錢了?”

“這麼說也有道理,以前咱們從9月份,10月份開始耕地,反反覆覆要跟到來年開春,一半的時間竟是在地裡折騰了。”

蘇大年繼續道:“你們家裡面養的牛,可以賣一條買這個機器,剩餘的以後就可以專門養來賣了,不用養大了,也捨不得賣了。

你們要是把這個機器買回去,只需要一個月的時間,那幾十畝地就全部耕完了,地耕好之後,你們可以種一季豆子,紅豆,黑豆,綠豆都可以,這些阿遙都可以收。

種完豆子之後,再去種稻谷,玉米,花生,一點都不會耽誤。”

蘇大年這時突然提到稻穀,有人似乎想到了什麼,喊道:“這個旋耕機能耕地,那能不能下水耕田啊?雖然咱們地多,給咱們填也不少啊,一樣也得花不少時間去打理。”

張遙抬了抬手道:“這個問題問的好,這個旋耕機不僅可以耕地,也一樣可以耕田。

以前都是先犁田,再耙田,用這個旋耕機的話就不用那麼麻煩了,一次性就可以把田給犁好,比用牛省時省力多了。”

眾人聽到這話後,討論的更加激烈了,對旋耕機也有了更高的期待:

“沒想到這東西不僅可以耕田,也可以耕地,這也太全能了。”

“牛耕地的時候會累,甚至會鬧脾氣,這些東西不僅不會累,更不會鬧脾氣,除非壞了,不然怎麼折騰都行。

“這東西確實不錯,有了這玩意兒,以後幹活可就輕鬆多了,以前用牛耕地的時候,嗓子都喊啞了,也耕不了幾步地。”

牛始終是動物,它不僅會疲憊,而且也有自己的想法,耕著耕著它就走偏了或者不走了,主人一邊要揮鞭子,一邊還得喊。

有時候遇到耕地的老農,可以聽到他的罵聲迴盪在山谷之間,跟一早上的地就會罵上一早上的牛,都不帶停歇的。

牛似乎已經習慣了被罵,扇動著自己的耳朵,依舊我行我素,最後鬧得牛也不開心,主人也不開心。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