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遙這時道:“你們想試試的也可以上手試一下,自己感受一下用這個耕地的感覺。”
“來來來,我來試試。”
“我也要試試,這看著就好玩。”
村民們聽張遙這麼一說,立刻就有幾個人跑了上來,他們都想試一試這種新鮮玩意兒。
張遙只好道:“大家都彆著急,一個一個的來,小心一點別受傷了。”
這旋耕機雖然是幹活的工具,但對於男人們來說,它的吸引力不亞於玩具對小男孩兒的吸引力。
不過這種大物件比較危險,如果一不小心出了事故,刮蹭一下算幸運,如果斷手斷腳,或是傷了性命,那可就真的嚴重了。
好在村民們也聽勸,張遙提醒之下,自覺的排起了隊。
張遙從發動機器,再到如何加油門,如何放離合,如何掌握方向和速度,都統統教了一遍。
村民們學習能力很強,上手很快,每一個嘗試的人,都只花了幾分鐘就基本掌握了技巧。
雖然算不上多麼熟練,但已經可以單獨作業了,之後只需要跟上幾畝地,就能熟能生巧,然後完全掌握旋耕機的使用技巧了。
張遙拍了拍剛剛體驗過的年輕小夥的肩膀,問道:“怎麼樣,好不好用?”
年輕小夥笑著滿意的點了點頭,道:“非常的好用,不僅好用還好玩,發明這玩意兒的人,可真是個天才,咱們這種小梯田以後也可以機械化耕種了。”
其他人也隨之接話道:“對啊,以前有些地牛耕都感覺費勁,這玩意兒小巧別緻,噠噠噠的開過去就耕好了,真不錯。”
“這個東西操控性很好,開在路上的時候可以安輪子,下到地裡的時候按齒輪,而且一個人就可以控制,真不錯。”
張遙見他們對旋耕機都非常的滿意,他接著又拿來了除草機。
這種除草機有一個肩背的發動機,一根手持式的鐵桿,一頭是刀片,一頭連線發動機,發動機發電後給刀片提供動力。
張遙發動了發動機,開始掩飾了起來。
他一邊演示,一邊道:“以前清除地裡的玉米秸稈,田間地頭的雜草,都需要用鐮刀去割掉。
現在大家可以用這個除草機用來清除地裡的秸稈,也可以清除田埂上的雜草,效率非常的高。”
說話間他來到了一片玉米秸稈還沒有被清理掉的地裡,用除草機一掃,玉米秸稈連同乾枯的雜草,在刀片的切割之下,全都倒在了地裡。
只用了幾分鐘的時間,一塊地的玉米秸稈就被割倒了,隨後只需要把這些秸稈清理出去,旋耕機就可以直接翻地了。
圍觀的人們驚訝的道:“嚯,這個也不錯,這速度也太快了,居然幾分鐘就割了一塊地。”
“阿遙,這個也讓我們試一試唄?”
村民們一邊誇讚,一邊紛紛上前要親自嘗試。
他們嘗試過後紛紛道:“這個除草機的用處,一點也不比旋耕機差,這東西太實用了。”
“這東西不僅可以除草,還可以砍秸稈,真的是太方便了,有了這些東西以後就不需要用鐮刀一點一點的割了。”
“以後收完玉米就用除草機砍玉米秸稈,砍完了玉米秸稈,就用旋耕機耕地,這兩個配合起來簡直就無敵了。”
此刻他們對這些農機都表現的愛不釋手,恨不得立刻一人買一臺回家。
這時村民發現了還放在一旁的油鋸,他們把張遙拉過來後,指了指油鋸期待的道:“阿遙,這玩意兒你也演示一下唄,你說這玩意兒能砍木頭,到底是怎麼砍啊。”
這個時候電視上還沒有開始播放《熊出沒》,否則大夥不可能不知道這個東西的使用方法。
張遙二話不說拉動了油鋸的發動機拉繩,發動機啟動後,他左右看了看,發現地旁邊有一棵乾枯的樹。
他抬著油鋸就來到了樹旁邊,按住油門,幾秒鐘就把一顆碗口粗的樹給鋸倒了。
樹倒下之後,他又用油鋸把它鋸成了一段一段的柴,整個國產甚至都不到兩分鐘。
張遙感覺這棵樹太小了,又找到了一根放在路邊的木頭,這個木頭比人的大腿還要粗許多,他抬起油鋸就鋸了起來。
不到五分鐘的時間,這根五六米長的木頭,也被切成了一段一段的短木頭。
圍觀的村民們看到這一幕,都看的目瞪口呆了,他們可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厲害的玩意兒。
他把油鋸熄火後道:“這個東西叫油鋸,你們要砍掉田間地頭的樹的時候,或者是要砍柴的時候,用這個它就會非常的方便。
以前你們要砍幾天的木柴,用油鋸砍的話,一天的時間就搞定了,省時省力,又方便。”
村民們接過了張遙手中的油鋸,立刻親自嘗試了起來,確實如張遙所說,非常的方便好用。
“阿遙,得虧你把這東西拉到咱們村來,不然估計再過十年,咱們也用不上這些東西。”
“阿遙,你這回可是辦了一件天大的好事兒,只要有了這玩意兒,咱們在南山區的發展起碼比其他村快了十年。”
“可不是嘛,咱們南山區的人都應該好好感謝你,這東西太有意義了,真正的解放勞動力。”
“這確實是一個大貢獻,村裡怎麼也得表示表示,一會兒大夥給王主任提一提意見,必須讓村裡給你頒一個獎。”
張遙瞬間被誇的有些不好意思了,忙擺了擺手道:“你們這說的太誇張了,我又不是免費送給你們,這就是一個互惠互利的過程,我解決了大家的需求,大家讓我賺到了錢,完美的一個生意。”
村民卻擺了擺手,道:“這不是這樣說的,你做的這個事,是一個非常有建設性的事情,不能只從生意角度去看它,這是咱們能不能把日子過的越來越好的關鍵。”
張遙到目前為止做的所有事情,都很有意義,都對南山區的經濟發展有積極的作用。
雖然目前惠及到其他村小組的專案還不多,但村民們從收香菇、木耳、白參,以及農產品的時候也賺到了一些錢。
張遙擺了擺手,道:“你們現在最重要的是把這個機器買回家,然後把幹活的效率提高起來,過些日子我弄一些農作物的種子給你們,開春之前中一季,到時候我和你們收。”
雖然賺到的比者多村和南洛村來說少的多,但也讓他們看到了更多的希望,知道只要張遙還在做事情,早晚也會有他們賺錢的機會。
不過他們現在說的這些即便是事實,但對於張遙來說,有種被拍馬屁的感覺。
畢竟他現在做的這些事情,雖然確實是為了村民們,為了南山區的發展,但從來都不是為了得到他們的感謝。
如果真的說是為了什麼?那肯定是為了把蛋糕做大,讓他可以更好的利用到村民們的勞動力,提升他們的效率,提升他們的價值,從而賺到更多的錢。
以前牛耕人種的時候,忙著處理田裡的秸稈,忙著翻地,忙著耕田。
然後正月份村民們開始育秧苗,三四月插秧種水稻,五六月份種玉米。
因為效率太低,一年到頭都在忙碌,卻從來都沒有什麼空閒的時間,生活條件也沒有什麼明顯的提升。
南山區冬季海拔高的地方會下雪,但有些村小組在海拔比較低的地方,冬季溫度也比較高,可以種一茬作物。
有了農用機器,省下整理土地的時間,今年十一二月份種下去一批農作物,等來年三四月份收穫,也不耽誤五六月份種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