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內,蘇魂注視著電腦,時不時傳來敲擊鍵盤的聲音。
每隔一段時間,辦公桌上的印表機就會響一次,隨之一張張快遞面單被吐了出來。
快遞面單列印結束之後,蘇魂把面單撕了下來,根據面單上不同的資訊分成幾份,然後拿給了對應的打包工人,讓他們自己貼在包裹上。
張萬清加班加點的趕工之下,臨時廠房幾天的時間就建成了,如今已經投入了使用之中,而且每天都有5~10個工人在廠房裡打包快遞。
隨著臨時廠房建設完成,加上電商平臺經過一段時間的前期引流,現在平臺有了自然流量,加上一些運營手段,每天的訂單也慢慢的趨於了穩定。
張遙忙完了一些手頭的事情後,對蘇魂詢問道:“怎麼樣?電商後臺沒有什麼異常吧?”
蘇魂回道:“放心吧,沒什麼大問題。”
蘇魂現在幾乎承擔了所有運營和後臺庫存管理等工作,而她的三個舍友則承擔了客服的工作。
張遙只是偶爾看一下,或者問一下。
這些日子他都在忙著推進電商小程式的搭建,而且已經進入了店鋪裝修的階段,所以才把大部分事情交給了蘇魂。
不過他在放手之前,已經把自己該做的事情都做完了。
比如為了提高利潤,不僅減少和完善了付費投流,還提升了各類商品的價格。
黃芪的單價,從之前的2.99元250克每單,提升到了9.99元250克每單,以及18.99元500克每單。
野生香菇,木耳和白參也提了價格,從18.8元500克,38.8元1000克,58.8元1500克,改成了39.99元500克,79.99元1000克,119.99元1500克。
野香菇,木耳和白參本來就是山貨,採摘也非常不容易,需要東採一朵,西採一簇,然後一點一點積攢起來。
像張遙一樣一次發現上千斤的情況,幾十年來也只出現過一次。
何況這些山貨曬乾之後出貨率很低,八九斤,甚至十幾斤才能夠曬出一斤來。
為了維持村民們採摘的積極性,必須提升利潤空間,這樣大夥才能夠掙到錢。
現在每天的單量維持在800-1200單左右,每天的純利潤還是能夠保持在6000元~10000元之間。
只要貨物充足,一段時間之內單量和利潤,都會穩定在這個水平。
不過高利潤來源於高客單價,這些利潤大部分來源於野香菇、木耳和白參。
可無論是黃芪,還是野香菇、木耳和白參,都是野生的山貨,產量始終無法保證。
甚至無法確定採收季什麼時候結束,也無法預料能收購多久。
因為前幾天太忙,張遙也來不及思考如果沒有了這幾種東西,接下來該增加哪種產品。
不過不可否認的是,這就是目前擺在眼前最嚴峻的問題。
接下來他計劃多發掘一些產品,然後嘗試在平臺上上架,測試銷售效果。
可以上架的商品品類越多,對他開發電商小程式,並上面售賣越有好處。
電商平臺的店鋪中,每一個店鋪售賣的產品品類都不會很多,而且都趨向於售賣爆款產品。
電商小程式與電商平臺有很大的區別,它不僅是一個店鋪,還是一個商家,而且還可以上架幾十種,甚至上百種商品。
一個小程式幾乎可以囊括購物軟體的大部分功能,而且經營者的自由度高,運營效率、轉換率也很高,更加利於有品牌,或者有貨源的商家經營。
正因為如此,張遙把電商平臺當做了一個過渡的平臺,等電商小程式搭建成功之後,即便電商平臺還是會繼續經營,但大部分重心會放在小程式上。
張遙的目標就是擁有屬於自己的產品,打造出一個屬於自己的品牌,所以前期就要向著這個目標而做準備。
蘇魂見這幾天忙的昏天地暗的張遙,此刻竟然泡了一壺茶,似乎終於有了一點閒暇時間。
她好奇的詢問道:“你的小程式做好了嗎?什麼時候開始上架商品?”
張遙喝了一口茶,然後點了點頭,“嗯,基本上已經做好了,現在只需要確定具體賣什麼,然後把相應的商品類目做出來就可以了。”
蘇魂有些好奇的問道:“你是怎麼想到要做小程式的?以前可沒怎麼聽說過有這種東西。”
“這個……”
張遙一時語塞,有些吞吞吐吐的道:“就……突然靈光一閃。”
張遙的這個靈感來源於某信的小程式,不過他現在做的更趨向於一個網站,擁有屬於自己的網址和連結。
他這麼做的原因,主要是今年只是2010年,而某信要到明年才能上線,某信的小程式上線,更是需要再等五六年。
張遙可等不了這麼久,所以索性就自己做了個購物網站,然後以小程式的運營模式來運營。
也正因為如此,他才沒有辦法回答蘇魂的問題,他總不能告訴蘇魂,他的靈感來源於現在還沒有出現的東西吧?
蘇魂也起身給自己倒了一杯茶水,“真的假的?你現在做的每一件事情動靜都很大,難道都是突然靈光一閃?”
張遙想了想,道:“嗯,算是吧!”
蘇魂饒有興致的繼續追問道:“那為啥只有你有這種突然靈光一閃,而我卻沒有?
而且每一個靈光一閃,你不僅把動靜搞得很大,還能賺到那麼多錢?”
“這跟一個人的認知、經歷等諸多因素有關,只有各方面的經驗足夠豐富,才具備突然靈光一閃的條件。”
“說的這麼玄乎,你不就是想說自己聰明嘛。”
“當然,也可以這麼說。”
二人閒聊了一會兒後,辦公室內再次陷入了沉寂。
張遙和蘇魂各自坐在電腦面前,繼續忙碌著,辦公室又只剩下了敲擊電腦鍵盤的聲音。
這已經成為了他們的現在生活常態,似乎又回到了曾經當牛馬的生活。
不過有所不同的是,張遙每天能夠看到後臺的金額在變化,它們漸漸的變得越來越多。
這些可都是真金白銀,而且是真正屬於他的財富。
以前當牛馬的時候,他是在為別人的夢想消耗自己的生命,現在的努力,則是為自己幹活,心境完全不一樣。
下午時分,當天的活基本結束了,村民們也各自下班回家了。
這個時候在廠房負責管理打包、裝車的阿步和李陽,來到了辦公室,等著李野把晚飯做好晚飯。
他們現在的工作內容就是要麼在廠房盯著打包,要麼就是已經把打包好貼了面單的快遞裝到車子上,有時候還要去南山區各個村,把山貨收回來。
李陽進了辦公室之後,嘟囔著道:“最近松茸越來越少了,昨天兩個村子一共加起來只有50斤,不知道今天還能有多少?”
阿步和李陽除了打包裝車,每天吃過晚飯之後,還要去南洛村把松茸收回來,次日李陽把快遞和松茸拉到縣城裡。
不過最近松茸確實越來越少了,已經進入了松茸季的末期。
李陽話音剛落,辦公室就響起了張遙的電話鈴聲。
張遙拿起手機一看,打電話來的居然是蘇大年。
張遙隨即接起了電話,“喂,蘇老師,有什麼事兒嗎?”
蘇大年在電話那頭道:“阿遙,我們村今天沒松茸了,村民們一個人就撿回來幾朵,而且質量都不怎麼行,完全沒有收的必要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