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們賺到錢之後,全村都會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對於農村人來說,有了錢之後,蓋房子自然是頭等大事,所以等村民們攢夠了錢,他們的第一件事必然是蓋一間新房子。
家家戶戶都要蓋房子的時候,缺的就是蓋房子的師傅了,這個時候有技術的師傅,自然也就不會缺活幹了。
村長嘆了口氣,道:“咱們祖祖輩輩住在這窮山溝裡,這木頭房子都住了幾輩子了,全家人就擠在那小小的屋子裡過日子,多憋屈呀,確實也應該有所改變了。”
張遙卻道:“有錢了蓋房子確實是應該的,不過我覺得這房子也不能亂蓋,尤其是不能像現在這樣東一家,西一家,一家朝南,一家朝北,改的亂七八糟的。”
村長沒有去過太多地方,也沒有見過有規劃的大村子,現在突然聽到張遙這話,感覺不太理解張遙的意思。
他疑惑的向張遙問道:“那你的意思是要怎麼搞?”
張遙走到一個比較高的位置,面向整個村子道:“如果全村都要重新蓋房子,那就必須全部規劃一下,不能再這樣一家挨著一家,亂七八糟的蓋了。
每家的周圍要有一定的空間,門前必須有寬敞的院子和路,路至少要能過車,然後一家挨著一家,連成一排,這樣不僅每家都住著舒服,出行也方便,還能減少鄰里之間的矛盾。”
村長聽完張遙的話後,瞬間感覺眼前一亮,道:“這個想法好,還得是你呀阿遙,還是得讀書,得見世面啊,我們哪裡想得到這個呀?
如果你不說,家家戶戶肯定又按著原來的位置建了,建起來肯定有東倒西歪,亂七八糟的,搞不好還得吵架,打架呢。”
張遙繼續道:“如果大夥兒願意聽我的,我就把咱們整個村子都重新設計一下,到時候每家每戶把房子都建成差不多的樣子。
房子建好後再預留一些客房,如果以後有遊客來咱們村裡旅遊,每家每戶都可以接待他們,這樣也可以增加大夥的收入。”
村長有些激動的道:“那太好了,這麼好的想法,大夥兒當然得聽你的。
如果誰家不願意聽,我親自去說他,要是說了還不願意聽,我就讓他們直接搬走。
再說了你幫大夥賺了這麼多錢,誰對他們好,他們也看在眼裡,如果這個時候還認不清形勢,那他活該窮一輩子。”
村長雖然只能算一個小組長,但他自從當上這個組長以來,他也一心想帶領村民致富。
過去他帶村民伐過木,也一起燒過炭火,賣過柴,只是不管怎麼折騰都賺不到錢,所以最終都沒有太大的改變。
現在張遙回來了,還讓大夥都賺到了錢,做到了他沒有做到的事情,他非常的欣慰。
這種情況之下,他自然也要帶著村民們擁護張遙,全心全意的支援張遙的事業。
他不知道村民們怎麼想,但他確實是這麼做的。
張遙讓他負責建魚塘以來,他每天都是第一個人到,最後一個人走,每一個細節他都要認真對待,絕對不會偷工減料。
張遙看著他一臉的認真樣子,道:“咱們村有這麼好的旅遊資源,非常的值得開發利用,但遊客來了必須有吃住的地方,所以必須提前建設好。
如果大夥願意按我的要求幹,對他們肯定有好處,不過如果他們不願意,我也不會去強求。
反正咱們村裡還有這麼多地,哪裡都可以開發,我也不是非得去折騰他們的房子不可。”
村長聽到這話,更著急了,“這事你就交給我吧,你不用有什麼心理負擔,我來做就行了。
只要我出馬,他們就沒人敢唱反調,你就大膽的幹就行了,我一定讓他們聽你的。”
建房子對於村民們來說不僅是頭等大事,而且還涉及到風水,門向等等諸多複雜的傳統問題,非常容易引起村民們的意見。
張遙作為一個後輩,並不願意去直面這些問題,如果村長願意去承受這一切,還能把問題都解決好,那當然就更好了。
張遙擺了擺手,道::“這件事情以後再說吧,現在村裡不是還沒有人要蓋房子嘛,等以後再討論這件事情也還來得及。
你們先把魚塘的事情收尾好,接下來的時間我還有事情要去外面忙,順便會找一個會建房子的師傅回來,過段時間我會讓他帶著你們建房子的。”
村長聽到這話後重重的點了點頭,道:“你就放心的去忙你的吧,這邊的事情你交給我就行了,最後完工的時候我再告訴你。”
村長這麼說張遙就放心了,反正魚塘建設已經到了最後的收尾階段,也沒有什麼太多值得操心的了,只等著他們徹底完工就行了。
二人說話間,李陽的車不僅送完了今天的貨,還把之前李野留在江裡的魚給拉回來了。
為了拉回來的魚能夠保持鮮活,車子直接就開到了小溪邊,把魚倒進了剛用漁網分隔出來的小溪裡。
從現在建魚塘位置開始,小溪一直往上都被漁網分隔成了許多段,每一段都放流了不同大小的魚,不到2公里的距離,一共放了3000多條魚。
這條小溪在此之前是沒有任何魚的,現在已經放滿了魚,整條小溪都有了活力。
李野和李陽今天一共拉回來了六七百條魚,其他魚以後會被轉移到養殖池裡,但這六七百條魚以後將一直生活在小溪裡。
不過這六七百條魚都是雄魚,以後基本就沒有繁衍的可能了,當然這小溪也不太適合繁衍,他們只需要好好長大,等著被村民們吃完就算完成了使命。
當然以後魚吃完飯,張遙還會陸陸續續的往這小溪裡投入魚,以後小溪裡的魚就專供村裡的人吃了。
這種自然流動的小溪裡養出來的魚,他們的活動空間更大,吃的食物更接近自然,味道也會比魚池裡養殖的更好一些。
養殖池裡雖然接入的也是小溪水,但魚的密度比較大,活動空間比較小,味道自然比不了小溪裡的魚。
不過小溪裡的魚是要用來賣了,除了質量達標,還需要保證常量才能賺到錢,對於量產的商品來說,用小溪水養殖已經是能做到最好的了。
張遙走到了跟前,道:“李陽,李伯,你們一會兒分局的時候,別光給咱們村的人分,這裡建魚塘的幾位外村的師傅,你們有一人給他們分10條。”
李野聽了張遙的話後笑著點頭道:“還是你想的周到,放心吧,我會給他們分的。”
今天分的魚多,而且這些魚大部分都有兩三斤,一家分10條的話,那一家就可以分到三四十斤魚了,放在冰箱裡也可以吃上一段時間了。
下午的時候,村民們拿著大盆早早的就來排隊領魚了。
一家三四十斤魚,一個人根本就拿不動,所以每家都出了兩個人來分魚,工具拿的不趁手的,甚至得走上兩趟。
他們抬著魚回家的時候,各個臉上都洋溢著開心的笑容。
以前村民們哪有機會享受這些好處?那時候只有出錢出力的份兒,卻很難見到得到的東西。
然而自從張遙回來之後,不僅米麵糧油分了幾次,魚也分了兩次,以後想吃魚了,還能自己到小溪裡抓。
村裡的阿嬸抬著魚回家的時候,對張揚豎起了大拇指,道:“阿遙,你真了不起,這幾十斤魚,我們可以吃到過年了。”
張遙笑著道:“這算什麼,以後咱們村都不缺魚吃了,等這些魚吃完了,什麼時候還想吃,來這小溪裡抓就行了。
不過有一點啊,那就是你們吃多少抓多少,不允許抓多了,不允許在小溪裡搞破壞,抓回去也不允許浪費。
大家作為全村的一員,絕對不能只為自己著想,一定要有集體意識,一個人搞破壞,那大家都得遭殃,只有大家都好了,個人才能好。”
阿嬸們笑了笑道:“這你就放心吧,這種事情我們肯定幹不出來,這就是集體的東西,我們肯定不會多吃多佔。”
其他人也跟著附和道:“我知道你是為了建設好咱們村子,讓咱們大夥兒都能過上好日子,我們怎麼能給你拖後腿呢?反正不管什麼要求,只要是你提出的要求,我們都會認真執行,認真落實。”
也不知道他們是從哪裡學來的詞語,一個個說的又官方又真誠。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