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寧靜的者多村,這幾日顯得有些忙碌。
清晨的陽光剛落下,遠遠的就能看得到村長張長榮帶著一群工人,已經到魚塘幹活了。
工人們抽完幹活前的第一根菸後,拿起了自己的工具,紛紛動了起來。
隨著攪拌機啟動之後,攪拌的聲音迴響在山間,打破了清晨的寧靜。
有人砌磚,有人澆築,有人繼續拌沙灰,全都是忙碌的身影。
張萬清此時也帶著工人來到了廠房,繼續食品加工車間的建設。
無論是他父親張長榮,還是他,幹活都沒有讓張遙失望。
這幾日除了保證了車間的建設,還順便用不鏽鋼焊接製作了許多桌子,用於後期的食品加工時使用,為張遙省下了不少錢。
今天已經是建食品加工車間的第五天了,車間的主體架構已經基本完成,接下來只剩下線路鋪設,以及裝置安裝的工作了。
根據這個進度推算,今天已經可以完工了,之後只需要等著工作人員前來審查即可。
這幾天張遙忙著申請資質,採購裝置,今天終於也閒下來了。
張遙吃完早點後來到辦公室開啟了電腦,先檢視了一遍電商平臺的後臺,看一看資料有沒有什麼異常。
蘇魂現在也算可以獨當一面了,最近電商平臺的工作,基本都由她在負責。
除了需要付費投流的時候張遙會參與,其他工作蘇魂完全可以協同她的幾個舍友一起搞定。
電商運營和售後有蘇魂負責,車間打包分揀有阿步盯著,運輸和快遞發出有李陽對接,這些事情他們已經得心應手了,所以張遙根本不用操心。
張遙接下來要做的,就是運營好社交媒體的同時,開始運營小程式。
除此之外,就是保證商品的多樣性和商品的質量,為之後的品牌化路線奠定基礎。
張遙看完電商平臺的資料,感覺沒有任何異常後,便開啟了社交媒體。
目前運營的社交媒體,最高已經漲到了3萬粉絲,人數比較少的平臺和貼吧,也擁有了幾千到上萬不等。
張遙剪輯了一個雲海和雪山的影片,釋出了出去。
然後在最新發布的影片中備註道:“購物商城小程式即將上線,售賣的產品都是山區正宗山貨、山區特產,希望各位家人朋友支援。”
影片剛發出去,下面就有人評論道:“博主,你之前發的作品裡我看到有野香菇、松茸、木耳和白參,如果小程式上線了,可以買到這些東西嗎?”
這些平臺未來都是引流的主要渠道,為了提升粉絲粘性,張遙現在也增加了與網友互動的頻率。
張遙立即回覆道:“有野香菇,木耳和白參,沒有松茸,但之後還會陸續上架一些其他山貨,或者農產品,希望到時候能得到你的支援。”
網友回道:“你的影片拍的很好,我很喜歡你的作品,等你上線之後,我會關注的。”
此時已經關注了許久的粉絲看到備註後,也都紛紛表示會支援。
這些老粉絲中,有些人曾被張遙引流到了電商平臺,購買過電商平臺上上架的商品。
其中有人看到備註後就道:“之前從電商平臺買的東西都非常好,希望博主能多賣一些其他東西,這樣我們也多一些選擇。”
“博主,可以上架一些農產品嗎?小米、糯米、紅薯、等等之類的農產品都可以上架,我們都願意買。”
“是的,我感覺村民們太辛苦了,希望博主可以幫村民們賣一些東西,幫助他們增加收入。”
“博主真厲害,生活在那麼偏遠的山區,不僅拍出了很多好作品,現在還要開通電商,必須支援。”
張遙回道:“感謝大家的關注和支援,在電商平臺上賣東西有一定的侷限性,所以以後會在小程式上上架更多的東西。
我所做的一切不僅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村子的發展,我也有帶領全村人過上好日子的樸素願望。
所以我以後肯定會上架更多的商品,各種山貨和農產品都會有,不過無論是山貨,還是農產品,都來源於村民,都可以給他們增加收入。”
很快又網友道:“博主,其實你除了拍森林,風景,你也可以多拍一拍村民們,拍一拍他們生活勞作的場景,這樣內容會更加豐富和立體,也更有趣。”
張遙看到這句話後靈機一動:我怎麼沒有想到呢?
其實只拍風景看久了就會感覺到枯燥,之前釋出的作品中,村民出現的影片的播放量,點贊量都比較高。
而且張遙經歷過短影片繁榮的年代,拍攝和記錄日常生活,一直都是深受網友喜歡的影片表現形式。
很多人上一天班很累,下班之後看一看與自己不一樣的生活,也是一種消遣方式。
正因為如此,短影片軟體興起之後,很多人透過拍攝農村日常,收穫了非常多的流量和粉絲。
雖然現在還沒有到短影片繁榮的年代,但隨著許多社交媒體和影片播放軟體的出現,也並非不可以做。
何況現在還沒有其他人在做,競爭壓力比較小,優勢比較大。
張遙回道:“如果大家對農村日常生活感興趣,我會多拍一些的,而且拍攝質量絕對有保證。”
他現在有不少攝影裝備,拍出來的畫質和效果絕對一點也不會差。
緊接著又有網友問道:“博主,我想去你們那裡旅行,想去山裡徒步,如果有機會的話還想去爬一爬雪山,不知道你們那裡交通住宿方不方便,你們可不可以接待?”
網友和粉絲感興趣的點不一樣,關注的點自然也不一樣,有人喜歡人文風光,有人喜歡自然風光,而有人可能對產品感興趣。
張遙並不吝嗇與各類網友交流,回答他們的問題。
只有維護好各類粉絲,引流效果會更好,未來轉換率也會更高。
而且還可以根據粉絲的需求,拓展其他業務,從而實現多元化發展。
張遙回道:“位置比較偏遠,距離縣城六七十公里,雖然有泥土路,但算不上交通便利,而且本村沒有接待能力,食宿不方便,旅行需要謹慎考慮。”
對方有些遺憾的道:“這麼漂亮的地方,為什麼不開發建設呢?如果建設好了,一定可以吸引很多遊客。”
張遙回道:“沒有人投資,所以就沒有人開發建設了,不過我正在努力中,如果順利的話我會在村裡建一間民宿,不久之後我會嘗試接待徒步,爬雪山的遊客。”
對方又道:“關注了,如果可以接待了,記得通知一下,我一定去看一看。”
張遙回道:“好的,我會透過鏡頭記錄村裡的發展情況,我儘可能把旅遊接待這塊業務提上日程。”
者多村有森林,有雪山,這麼好的自然資源如果用來發展旅遊行業,絕對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只可惜現在村裡沒有發展旅遊的條件,也沒有接待的能力,所以即便有自然資源擺在那裡,暫時也無法利用到發展旅遊業上。
不過張遙並非沒有想法,他的想法非常的全面,農業、電商,文娛、旅遊業都是未來發展的方向。
臨近中午的時候,蘇魂暫時忙完了電商後臺的工作。
她起身接水時,正好看到屋外的一縷陽光,正好照射到了張遙身上,張遙認真的敲擊著鍵盤,非常的投入。
蘇魂此刻感覺張遙整個人都在發光,瞬間讓她看呆了,水滿出了杯子她才反應過來。
她急忙收拾好溢位來的水,把水杯放回辦公桌,然後若無其事的拿起了辦公室裡架子上的相機,假裝研究起了相機。
她假裝拍照的時候,偷偷拍了一張張遙的照片,把它發光的樣子拍了下來。
平時有空的時候,蘇魂時常會擺弄相機,東拍拍,西拍拍,張遙已經習慣了,所以並沒有發現他在偷拍自己。
蘇魂看了看相簿裡剛剛拍的照片,感覺很滿意之後,抽出了相機上的儲存卡,又坐回了電腦面前。
張遙雖然允許她玩相機,但從來不允許拍他,所以相機裡面連一張他的照片都沒有。
可舍友們自從從蘇魂口中聽過張遙的傳說後,一直都很好奇這個素未謀面的老闆,究竟長什麼樣?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