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
早晨的第一縷陽光溫柔地灑落在者多村,給這片寧靜的山間小村披上了一層暖光,格桑花在微風吹動下,在房前屋後每一個意想不到的地方搖晃。
吃過早飯,張遙揹著自己的揹簍來到村子中央的空地。
這裡是平時村裡開會,商量大事小情,或者婚喪嫁娶擺酒席的地方。一般村裡有什麼事,也會在這裡集合,一起商量,然後分配任務。
此時已有幾位叔叔嬸嬸揹著揹簍,早早聚在這兒,他們一邊閒聊著,一邊時不時望向張遙來的方向,等待著張遙的到來。
遠處還有幾個人正匆匆趕來,瞧見張遙的身影,腳下步子加快,不一會兒便也圍攏過來。
者多村規模不大,全村攏共二十戶人家,男女老少加起來也就一百來號人。
昨日張遙一號召,除了個別實在抽不開身的,其他人家都決定各派一個勞動力,和他一道進山採松茸。
其實大家心裡都沒底,不確定撿松茸到底能不能真賺到錢,而且家家都有幹不完的農活,然而他們卻還是放下手頭的事兒,讓家中的一個勞動力參與了進來。
張遙心裡明白,村民們這般支援,是打心底盼著他能把事業幹起來,這個村子的人,就是這麼樸實無華、團結一心。
眼見著人來得差不多了,張遙趕忙迎上前,關切地詢問:“阿叔阿嬸,你們都吃過早飯了沒?今兒個爬山撿菌子,餓起來可快,一定得吃飽咯。”
他說著從自己的揹簍裡拿出一兜熱氣騰騰的糯米飯,逐一給大夥分發,“咱們今天進山,估摸得到下午才回,這是給大家備的乾糧,一人一袋,可別餓著。”
全村人這般毫無保留地支援他,他自然也得把事兒辦得妥帖一些。畢竟村子就巴掌大,勞動力就這麼多,往後發展事業,還得仰仗這些鄉親。
何況也只有他們會不計回報、真心實意地陪著他“折騰”,所以將心比心,用心對待他們也是應該的事兒。
張遙也希望能和全村人形成良性的合作關係,而不是全靠著村裡人的無條件支援,也不是人情往來,更不是僱傭關係。
他帶著村裡人撿松茸,只是起一個帶頭作用,村裡人自願參與,且有所付出就有所回報,多勞多得,合理分配。
如此一來,即便以後村裡還有更多的產業發展,他想要組織村民也會更加容易。
可如果是人情來往,那就會變成人情債,如果變成僱傭關係,就會形成身份地位的不對等,會產生很多矛盾。
眾人接過張遙遞來的乾糧後,你一言我一語地誇讚起來:“還是阿遙想得周到,連乾糧都給我們準備好了。”
“阿遙,你該不會天不亮就起來煮飯了吧?還專門給我們備乾糧,太麻煩你了。”
“其實你不用這麼操心,跟我們說一聲,我們自己從家裡帶就行。”
張遙擺了擺手,笑著回應:“阿叔阿嬸,你們可別跟我客氣,準備點乾糧,真不算啥。
今天最重要的,是咱們每個人都得多撿些品質好,價格高的松茸,大夥都能賺到錢。
松茸季就兩個月,大家好好撿,我好好賣,爭取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能殺年豬,熱熱鬧鬧過個富裕年!”
雖說張遙從沒當過領導,但以前吃多了領導畫的大餅,如今自己畫起餅來,倒也有模有樣。
帶著一群人幹活兒,要想把大夥的積極性調動起來,提升效率,作為領隊,學會“畫餅”可是必備技能。
要是看不到希望,看不到未來,任誰都提不起勁兒,消極怠工,到時候效率肯定上不去。
接著,張遙神色認真,繼續向眾人叮囑:“咱們進山,撿菌子固然重要,但安全才是頭等大事。大夥怎麼出門的,就得怎麼平平安安回來。你們都是我的長輩,我可不希望任何人出意外。”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