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山村,雪山下的悠閒生活

第67章 小溪裡養魚

張遙家的小院裡,奶奶和蘇魂坐在矮矮的木凳上,面前的簸箕裡堆滿了餘甘子,因為剛蒸出來,還散發著熱氣。

兩人的手一捏,一個又一個餘甘子分成多瓣,核也被取了出來。

餘甘子取核之後,她們把果肉分成了兩份,一份用來做果脯,一份準備做成蜜餞。

果脯與蜜餞雖說都離不開糖的參與,可製作工藝上卻大有不同。

做果脯時,糖只是慢慢滲透進果肉裡,不會在表面掛上一層糖霜,成品口感軟糯,保留了餘甘子本身微微酸澀的獨特風味。

而蜜餞在製作過程中,會經過特殊工序,最終讓糖霜均勻地附著在果肉表面,看起來晶瑩剔透,吃起來更加甜蜜。

奶奶過去做果脯的比較多,張遙也比較愛吃奶奶做的果脯,每次咬上一口,甜味恰到好處,不會甜到發膩,清爽口還帶著些酸味,生津又開胃。

這會兒奶奶和蘇魂正忙著做果脯,張遙則從鍋裡拿出特意為他留的午飯,簡單吃過之後,便前往辦公室。

他先是坐在電腦前,熟練地開啟網店後臺,仔細檢視有沒有新的訂單,重新整理幾次頁面,確認訂單情況後,他又切換到社交媒體平臺。

他瞧著昨晚釋出的內容,心裡默默計算著瀏覽量、點贊數和評論量,想著怎樣才能讓自己的分享更有熱度,吸引更多人關注。

處理完這些事情,張遙把那幾個新訂單列印出來,又找來包裝紙、膠帶,認真地打包了幾個包裹。

做完這些,他看了看時間,想著該去看看挖魚塘的進度了。

挖魚塘這活兒原本計劃三天左右就能結束,但為了方便把水引到附近地裡,多挖了些路,這一來二去,就耽擱了幾天,算算時間,已經幹了四五天了。

不過照目前的進度來看,今天應該能收尾了。

張遙從自家門口出發,向著村子上方的小溪邊走去,小狗撒著歡跟在後面。

一路上,它一會兒追著低飛的蜻蜓,一會兒又猛地撲向蝴蝶,玩得不亦樂乎。

雖說小溪在村子上邊,可實際高度是低於村子的。

站在村子裡放眼望去,能看到小溪從遠處的山腳潺潺流出來,繞過入村的村口,一路蜿蜒流向遠方,清澈的溪水在陽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

張遙選的魚塘位置在村子東北方向小溪旁邊的空地上,這兒的優勢很明顯,能直接把溪水引進魚池裡,讓魚池時刻都有來自雪山融水的活水,這樣養出來的魚,肉質絕對不會差。

“李伯,挖得咋樣了?今天能完工不?”

張遙來到魚池旁,瞧見李野正站在那兒監工呢。

這段時間李野沒少操心挖魚塘的事兒,每天都雷打不動地來盯著工程進度,一有情況就趕緊向張遙彙報。

李野抬起頭,笑著點了點頭,“再挖兩個小時就完工了,今天能提前下班咯。”

張遙繞著魚池走了一圈,仔細檢視施工成果,整體感覺還挺滿意。

不過他心裡清楚,現在只是魚塘建設的前期階段,後續還有一大堆事兒要做。

不僅得用混凝土做好防水,保證不漏水,還得合理分割槽,規劃好不同功能的區域,溪水引流也得安排妥當,確保水源穩定。

畢竟正規的養殖,從繁殖、育苗,再到正式養殖,每個步驟都得在不同區域進行,所以說,魚塘建設這才剛剛起步,想要真正投入使用,起碼還得好幾個月呢。

“張老闆,挖完魚塘還有其他活兒不?要是沒有,我們下午就把挖機拉走了。”

開挖掘機的師傅看到張遙來了,把手上的活兒交給徒弟後,快步走到張遙身邊,詢問後續安排。

張遙沉思了片刻,認真說道:“你幫我在我家旁邊挖一條路,寬度要能通車,我家背後還需要挖一個地基。”

張遙心裡盤算著,松茸季眼看著就快結束了,緊接著就是冬季,是時候把蓋房子的事兒提上日程了。

往後不僅需要一個寬敞舒適的辦公環境,還得建一個廠房,用來加工、儲存、分揀、打包各種山貨,這樣以後幹活才方便。

挖機師傅爽快地點點頭,“行,今天我們把這邊的活幹完,明天早上就去給你挖路和地基。”

隨後,李野神神秘秘地把張遙拉到家裡。

“阿遙,你快看看這個。”

李野把張遙帶到水池邊,伸手揭開其中一個水池上蓋著的木板,指了指裡面。

水池裡靜靜地躺著一把枯樹枝,枯樹枝旁邊,密密麻麻遊動著米粒大小的小魚,這些小魚通體接近透明,卻活力滿滿,在水裡游來游去。

張遙眼睛一下子亮了,驚訝地問道:“人工培育魚苗成功了?,厲害啊李伯,我就知道你能搞成功。”

李野滿臉興奮,滔滔不絕地解釋道:“對呀,從給魚排卵、受精,再到掛枝、孵化,全程我都是按照你讓我學的那個流程來的,這些魚的孵化率已經達到60%左右了。”

“60%的孵化率?那可相當高了呀!接下來就是給它們餵食的問題了,只要成活率夠高,那以後咱們養雅魚的魚苗問題就徹底解決了。”張遙難掩激動,高興地拍了拍李野的肩膀。

“你再看看這個。”

李野說著,又揭開了一塊板子,這個水池裡的小魚是之前自然孵化的,裡面的小魚如今居然已經長到大拇指那麼大了。

“這些孵化出來之後,我一直餵它們紅蟲,還餵了些玉米粉之類的飼料,從能進食開始到現在,死掉的不超過10條,現在這裡面起碼還有100條左右。”

李野一邊說著,一邊往魚池裡撒了些飼料,小魚們像是聞到了食物的香味,瞬間爭先恐後地游過來搶食,小小的水池裡一下子熱鬧起來。

這隻有一平米的小隔間裡,養著100多條小魚,密度確實挺大的。

張遙看著這一幕,不禁皺起了眉頭,說道:“這些小魚不能再繼續養在這裡了,再這樣下去它們會缺氧的,而且這麼狹小的空間,也不利於它們繼續生長。”

好在進入這個水池的水量不小,水流的流動性比較強,這些魚堅持到現在都沒缺氧,已經算是個奇蹟了。

李野也皺著眉頭,無奈地說:“我也想過這個問題,可我這兒就只有五格水池,一個剛孵化了小魚,另外兩個放的都是大魚,我實在沒地方放它們了。”

張遙摸著下巴,沉思片刻後,眼睛一亮,說道:“我想到一個辦法,或許可行。”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