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邑與衛覬垂首立於殿中。
“陛下!”王邑斟酌著開口,“近年來戰亂頻繁,各地糧產銳減,加上商賈囤積居奇,糧價確實難以回落。”
衛覬接著補充道:“臣為平準令嚴查哄抬物價,如今糧、鹽一斗均三百錢,已是近年最低!若是再強行壓價,只怕商鋪無利可圖......”
話到此處便戛然而止,但言外之意已然明瞭。
商賈無利可圖,那就沒有必要開鋪的必要,一旦商鋪關閉,更會引起價格反彈,更不利於民生和社稷穩定。
“這個朕是知曉!”劉協略一沉思,隨即仍是不解的問道:“可朝廷放糧入市,難道就沒有一點收穫?”
王邑回道:“也不能說沒有收穫,起碼對穩定物價是有極大的幫助。”
稍後,他苦笑一聲:“只是陛下有所不知,朝廷曾經籌造的五銖錢如今已經貶值,市面的糧鹽物資雖然暫時充裕,但也是難以撼動物價!”
“哦?”劉協眸光一閃,心中若有所思,抬手示意:“王卿詳細道來。”
王邑整理了一下思緒,娓娓說道:“當年董卓為搜刮民財,濫鑄劣質小錢取代五銖錢。
這些錢幣粗製濫造,導致良幣被囤積,劣幣充斥市面,最終導致物價飛漲......”說著向衛覬使了個眼色。
衛覬會意,從袖中取出一枚銅錢雙手奉上:“陛下請看,這便是董卓所鑄小錢。”
侍立一旁的穆順連忙接過,呈到御前。
劉協拈起,就覺得甚輕,再細細一瞧,發現這枚小錢竟沒有輪廓和銘文。
他皺著眉說道:“據朕所知,所謂‘五銖錢’,那就是重量有五銖。可這枚小錢……”
“陛下明鑑!”衛覬恭維了一句,隨後說道:“真正的五銖錢所含之銅是足量的,可小錢卻是摻雜著大量鐵、鉛之類,重量不足一銖。所以五銖錢與小錢極易分辨!”
劉協點點頭,放下手中的小錢:“王卿,你且繼續說!”
“此外,各地諸侯私籌錢幣,更使幣值不一、體系混亂,加劇了五銖錢貶值。”
王邑說完,卻見衛覬欲言又止。
劉協見狀,輕抬一下手:“衛卿有話但說無妨。”
“謝陛下!”衛覬轉而說道:“陛下,大司農所言皆是在理,但臣有不同意見!”
王邑微愣,詫異的瞥了一眼衛覬,但也沒有什麼其它反應。
劉協淡淡笑了笑:“既然有不同見解,那就說出來。朕不論誰對誰錯,只希望能廣開諫議!”
“陛下英明!”衛覬恭維了一句,隨即稟道:“臣以為,自黃巾之亂以來,諸侯割據、戰事頻頻,致使人口銳減、農田荒廢。
而且,商路受阻,錢幣流通不暢,這才是物價飛漲的根本原因所在!”
劉協聽後,一時默然不語。衛覬所說的,他當然都知道,而且王邑之前也有提過。“那你說,朝廷應該怎麼辦?”
衛覬沉默片刻,稍後回道:“臣以為唯有朝廷振作、天下大勢歸漢,這些才能得以一一解決!”
說白了,要想解決上述問題,並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緩緩圖謀。
劉協想了想,隨後輕笑道:“你說的對,朕有些著急了!”
話鋒一轉,他語氣變得嚴厲:“但朕現在有言在先,你們務必嚴控物價,若有人趁機囤糧意圖不軌,無論是誰,決不可輕饒!”
王邑和衛覬聞聽,連忙低頭稱是。
劉協見狀,神色稍緩:“不過,現下朝廷既在安邑立足,應當籌造新的五銖錢。朕知道,對於眼下的朝廷來說,這並非易事,但卻要早做準備!”
“臣明白!”王邑躬身拜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