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長嘆一聲:“幸得天子英明神武,才能一路脫險!可是……”
他眉頭一皺,隨即問道:“你臨出發時,西涼軍還未渡河?”
“是的!”關平瞧出關羽的擔憂,連忙安慰道:“孩兒出發時,陛下已經說過,他自有破敵之策,讓孩兒安心赴徐州宣詔!”
雖說如此,可關羽心裡仍覺得不放心,但又無可奈何,嘆口氣說道:“罷了,為父擔心也是無用,想必天子聖明,自能化解危難!”
轉眼間,他又輕輕撫摸著長鬚,眼中露出了一絲豔羨:“未想徐公明今日竟有如此機遇,得天子器重升至驍果校尉,以他的將才,將來必定名揚天下!”
關平聞聽,這才想起了一事,連忙說道:“父親,孩兒出發前,陛下不但給了詔書,還有一封手諭。”
“手諭?”關羽狐疑的看著關平。
關平又從懷中掏出一份布帛,小心翼翼的遞給關羽:“父親,這是陛下手諭,讓孩兒親手交付於你!”
關羽身形一頓,有些不敢置信,他不明白天子怎會有手諭給他!
雙手小心的接過,他展開一看,遒勁有力的幾行字映入了眼中。
“關羽,字雲長,河東解縣人,不僅武藝絕倫,而且忠貞不二、信義卓著,但須知,忠在前、義在後。如今大漢危難,望君速至,助朕掃除天下不臣、重振漢室!”
“陛下……“關羽雙手微顫,聲音低沉。這手諭中的短短數語,既是對他才能的肯定,更是對他忠誠的召喚。
尤其是“忠在前、義在後“六字,如同重錘一般敲擊在他的心頭上。
他忽然雙膝跪地,朝東方鄭重的一拜。雖然他不知道素未謀面的天子對他這麼瞭解這麼認可,但天子蒙難,又親自召喚,他豈能置之不理?
可他既是一名忠臣,又是一個重情重義之人。一時之間,他內心無比掙扎。
他緩緩轉身回到座位,眼中已經恢復了清明:“天子既有詔命,為父自當遵從。只是……“
他頓了頓:“為父與你叔父乃結拜兄弟,曾立誓生死不離,為父怎能棄他而去……”
關平看出了關羽內心的糾結,小聲說道:“孩兒在出發時,陛下曾說,理解父親與劉叔父的情誼,若父親難以取捨,定不會讓父親為難的。“
關平不說,或許關羽還下不了決心。可說後,關羽心中更是糾結。
天子不僅知道他的才能,更設身處地體諒他的處境。如此明君,他怎能不效死力?
稍後,關羽神色平緩下來:“你且在前院安排好那些羽林,明日一早為父帶你親自去見你的叔父們!”
“是!父親!”關平有心想與關羽多待些時間,可他素知其父的為人,連忙起身告辭。
待關平退出後,關羽起身再次來到庭院中,仰望蒼穹。
他知道,自己正站在人生的岔路口——一邊是結義兄弟的情誼,一邊是中興漢室的大義。
“忠在前,義在後……“他一遍又一遍的喃喃重複著天子的話,不禁長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