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時末,劉協換了一身素色儒袍,腰間只懸一枚白玉佩,身後跟著穆順和幾十名喬裝的羽林、虎賁,緩步走出郡衙後宅。
昨夜的突擊行動震動了安邑全城,街頭巷尾仍有百姓低聲議論。
劉協目光掃過安邑郡衙前幾個探頭探腦的人,嘴角微微上揚。
他知道,這些人多半是安邑城內各大家族的眼線,正急著打探朝廷的態度。
“陛下,前面就是衛府了。”走了一段路後,穆順壓低聲音提醒。
劉協點頭,抬手示意眾人止步,目光落在衛府大門上。
眼前的府邸雖不顯奢華,卻處處透著百年望族的底蘊。
朱漆大門上銅環鋥亮,兩側石獅威嚴,門楣上“衛府”二字筆力雄渾,一看便知是名家手筆。
奉命看守衛府的驍果軍眼見劉協等人走近,一名軍侯就要上前呵斥。
劉協使了一個眼色,羽林郎王昌大踏步上前,亮出一塊令牌。
那軍侯看清令牌,膝蓋一軟就要跪拜,被王昌一把扶住:“陛下微服到訪,爾等不得聲張。”
“諾!”驍果軍軍侯慌忙的退至一旁。
見王昌很快辦妥了事情,劉協淡淡說道:“去通報,就說洛陽有貴人前來衛府拜訪。”
穆順領命上前叩門。不多時,一個門房探出頭來,見幾人衣著不凡,不敢怠慢,連忙進去稟報。
不過,在等待的時候,劉協忽聽側門處傳來一陣輕盈的腳步聲。
轉頭望去,只見一名少女手捧著一份竹簡,正從側門走出。
少女一襲淡青襦裙,烏髮挽成簡單的墮馬髻。這是這個時代最流行的女子髮型,據說開啟此時尚的是大將軍梁冀之妻孫壽。
對於有人還能從衛府出來,劉協並不意外。他雖命人封鎖衛府,但除了衛氏重要人物,其他人府中人員皆可自由出入。
劉協之所以這麼做,主要是他要收衛氏為己用。現在國事維艱,大漢要想中興,還是得需要借用這些大族的力量。
少女察覺到目光,抬眸望來。四目相對的剎那,劉協心頭微動。
那雙眼睛清澈如秋水,卻又帶著書卷特有的沉靜,眼底隱約浮動的憂色更添幾分動人。
少女見劉協只顧盯著自己,先是羞的臉色緋紅,隨即微微欠身行禮:“這位公子,可是來府中尋人?”
劉協回過神來,含笑拱手:“在下從洛陽來,姓劉,祖上與衛氏曾有姻親,今日特來拜會。”
“家父現在……”少女神色一黯,瞥了眼門外肅立的驍果軍,“若他們不阻攔,公子請隨我來。”
“多謝小娘!”劉協笑著還禮。
稍後他示意大部分禁軍留在門外,只帶著穆順在王昌領著少量禁軍的護衛下,跟著少女從側門進入。
少女對門外的驍果軍不但未加阻攔,反而是畢恭畢敬,心中卻是對劉協的身份起了懷疑。
從側門進入,一路上,少女步履輕盈,背影如畫。劉協忍不住問道:“還未請教小娘芳名?”
少女側首淡淡的一笑:“小女子衛瑗。”
“衛瑗……”劉協輕聲呢喃,隨後笑道:“小娘好名字。”
衛瑗抿唇一笑,不再多言,只顧領路。
穿過幾道迴廊,衛瑗將劉協引至客廳內,輕聲道:“公子稍候,小女子去稟報父親。”
劉協點頭,目光卻不由自主地落在她手中的竹簡上:“小娘在讀什麼書?”
衛瑗低頭看了一眼:“《鹽鐵論》。”
劉協眉梢微挑,心中十分驚訝:“哦?衛小娘對鹽鐵之事也有興趣?”
衛瑗無聲的輕嘆:“鹽鐵乃國之根本。如今天子行雷霆手段收歸鹽池鐵礦……”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