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喜一句“前門滅虎、後門進狼”,殿中一時沉寂了下來。
劉協微微眯起眼睛,觀察著諸臣的神色,手指輕輕撫摸了一下赤霄劍柄,沉吟不語。
劉艾見狀,拱手道:“陛下,馬騰、韓遂雖割據西涼,但畢竟名義上仍是漢臣。
若能以朝廷詔令安撫,許以高官厚祿,他們未必敢公然佔據關中。
況且,即便他們真有異心,待朝廷平定李傕、郭汜後,再徐徐圖之也是不遲。”
劉協目光一閃,緩緩點頭:“宗正所言極是。眼下當務之急是破李、郭等部西涼軍,至於馬騰、韓遂……”
他頓了頓,左手稍微用力,攥緊了赤霄劍柄。稍後他嘴角一彎,浮現一絲冷峻的笑意,“朕自有辦法應對。”
楊彪沉吟片刻,問道:“陛下,既然決定遊說馬騰和韓遂出兵長安,那不知該派何人出使?”
話音剛落,宗正劉艾毛遂自薦:“陛下,茅津渡時,臣曾奉旨遊說楊奉,不若此次仍由臣前往涼州?”
劉協沉思半晌,含笑道:“也好,此事確實需要重臣出面,那就勞煩宗正走一趟了。”
“臣遵旨!”劉艾躬身行禮。
“陛下……”楊彪猶猶豫豫,似乎有話要說。
禦敵之策已定,劉協心中稍微輕鬆了一些,笑著說道:“太尉有話,但說無妨!”
楊彪老臉微紅,神色略顯得有些尷尬。
“臣覺得光靠宗正一人出使馬騰、韓遂,恐怕會在時間上來不及,臣以為不若分兵兩路……”
劉協稍一沉思,覺得甚為有理,問道:“諸卿以為太尉此議如何?”
司徒趙溫捋著鬍鬚點點頭:“此為穩妥之策,臣覺得可行!”
“臣也贊成!”少府周忠隨後附和。
張喜卻是略帶深意的反問:“既然太尉認為應分兵兩路,那另一路使者派誰合適?”
楊彪挺直腰板,說道:“舉賢不避親,臣以為秘書郎楊修最為合適!”
“楊修?”張喜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忍不住笑了起來,“楊太尉,你是糊塗了嗎?馬騰和韓遂皆是西涼虎狼之輩,宗正乃九卿之一身份貴重,馬騰、韓遂或許不敢怎樣!
可楊修僅是一秘書郎,會讓馬騰或韓遂心中產生有輕視之意。萬一因此造成了誤會,豈不耽誤了朝廷大事?”
說著,他轉頭看向劉協:“陛下,楊太尉此言實在荒謬,恕臣不敢苟同!”
楊彪卻是不服,高傲的昂起頭:“秘書郎怎麼了?那是天子近臣、陛下伴讀,誰人敢輕視?”
張喜面色一僵,看著天子表情平淡,這才敢說道:“陛下,即使如楊太尉所言,可楊修太過年輕,恐怕擔當不了此等大事!”
周忠、伏完、趙溫和劉艾看著楊彪和張喜爭執,均是默默的不插一言。
別看天子現在沒有說什麼,可他們深知,天子最不喜討論國事時,夾雜進去私人恩怨。
之前張楊和董承因為意見不和而爭執,被天子剝奪了此次議事的機會。
然而,讓他們想不到的是,天子劉協竟然毫無一絲生氣。
眼見楊彪和張喜爭的面紅耳赤,劉協卻出人意料地笑了:“太尉舉薦得當,司空顧慮也有道理。”
在眾臣詫異的目光中,他繼續道:“既如此,那就以宗正為正使,楊修、裴潛為副使同往。”
“陛下……”張喜正要反對,劉協抬手製止:“朕意已決。宗正出使馬騰,楊修單獨去見韓遂。”
劉艾心中有疑惑,卻是不敢多問,而董昭卻是露出了一抹笑意。“陛下英明,臣佩服!”
見其餘人都是面露不解,少府周忠卻是忽然悟道:“陛下明鑑!”
劉艾不解,拱手笑道:“其中深意,還請少府解惑!”
周忠捋著鬍鬚,笑著回道:“陛下本意是說服馬騰背後襲擊長安,而宗正出使馬騰、楊修出使韓遂,有天子重馬騰而輕韓遂之意,此舉必定會讓韓遂產生不滿。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