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協與群臣議事完畢,當即下旨三日後移駕河東。他不再被動等待河東方面的訊息,而是要主動掌控局勢。
若河東誠心接駕,那自是皆大歡喜。可若是反對,他不介意攜大勝之師兵臨安邑城下。
至於這三日的時間,他詔令驍果校尉徐晃整肅歸降的西涼軍。
就在第三日鑾駕就要起行時,風塵僕僕的虎賁中郎將王越終於回來了。
“陛下,河東太守王邑率軍前來迎駕,如今離此不足二十里,靜等陛下召見!”
王越挺胸抬頭,一副得勝將軍的模樣。而眼中,更閃爍著對天子劉協的崇敬。
短短時間內,天子滅白波軍、勝西涼軍,試問天下諸侯,又有幾人能夠做的到。
劉協心中也是輕鬆了一口氣,這樣一來,他就不必與河東兵戎相見。
“王師辛苦了,既然王邑前來迎駕,那就宣其速來見駕,朕在此等候!”
“諾!”王越應命後,又馬不停蹄趕往河東大軍營中。
河東太守王邑得到詔令,也是不敢怠慢,遂命大軍前行並在臨河堡外紮營,而他則是隻身前往堡內覲見。
行宮內,當他看見御座上那位氣度不凡的少年天子時,心頭不由一震。
這哪裡是傳聞中懦弱的傀儡皇帝?分明是位英氣勃發的有為之君!
“臣河東太守王邑,叩見陛下!”他恭敬跪拜,暗自慶幸聽從了賈逵的勸諫。
劉協沒有像張楊護駕來時親自上前扶起,也沒有賜座。
現在,他已經君威日盛,不需要再刻意籠絡一些臣子。
他淡淡笑了笑:“王卿請起,卿能來迎駕,朕心甚慰。不過即使王卿不來,朕與朝廷也要前往河東。”
他意味深長地頓了頓:“如今你來了,朕便少了些許煩惱!”
王邑剛要起身,聞言立時又慌忙跪倒:“陛下此言折煞微臣!臣身為河東太守,迎駕乃分內之事。陛下移駕河東,實乃臣與河東三十萬百姓之福!”
“你說的真好!”劉協輕笑一聲,隨後還是讚道:“不過你能此時來,足見你還是有忠心的,朕領了!”
他緩緩起身踱步至堂中,輕扶起王邑:“朕對忠心於大漢、忠心於朕者,將不吝恩賞!待朝廷安定,對有功者,朕必賞之!”
他緩了緩:“既然你是來迎駕的,那就做個先頭部隊吧,明日護朕前往河東!”
“臣謹遵聖命!”王邑不敢抬頭,只是再拜領命。
翌日清晨,臨河堡外旌旗蔽日,大軍雲集。天子鑾駕浩浩蕩蕩從臨河堡啟程,隊伍綿延十里不絕。
為了確保安全,董承、張楊、去卑紛紛派出輕騎四面警戒,而王邑親率三千精兵為前導。
此外,為了在天子和朝廷抵達安邑後,能夠快速安穩下來,王邑急令五官掾賈逵率先奔回安邑做相應安排,以備鑾駕抵達。
………
羽林郎關平自覆滅白波軍後,便領著十幾羽林向東疾行。
雖說他們是大漢使者,可現在兵荒馬亂,也是小心謹慎。
更何況,他們隨身攜帶著天子詔書,若是發生了意外,責任是他們所承擔不起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