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霧如紗,籠罩著剛剛經歷血戰的戰場。劉協勒馬立於土丘之上,冷風裹挾著血腥味撲面而來,讓他不自覺地攥緊了韁繩。
指節因用力而發白,卻不是因為恐懼,而是壓抑著內心的波瀾。
“陛下!”太尉楊彪激動得鬍鬚顫抖,聲音都在發顫,“西涼軍敗了!蒼天佑我大漢啊!”
這位年近六旬的老臣眼中閃爍著淚光,多日來的屈辱似乎在這一刻終於得以洗刷。
劉協沒有立即回應。他透過濃霧望向遠處,大營內火光沖天,西涼軍潰敗時的慘叫聲隱約可聞。
清秀的臉龐在火光照映下顯得格外沉靜,唯有那雙與年齡不相符的眼睛,閃爍著銳利的光芒。
宗正劉艾同樣難掩喜色,正欲開口祝賀,卻在瞥見天子神色時怔住了。
這位少年天子沒有預料中的欣喜若狂,反而異常鎮定。
議郎董昭敏銳地察覺到了天子的變化,心中暗歎。短短數月前,這個少年天子還被李傕、郭汜玩弄於股掌之間,如今卻已能在勝利面前保持如此冷靜。
他上前一步,謹慎進言:“陛下,西涼軍敗局已定,當務之急是下旨勸降。這些西涼士卒個個驍勇,若負隅頑抗只會徒增傷亡。更重要的是……”
他頓了頓,“絕不能讓李傕、郭汜逃回關中,否則定會後患無窮。”
劉協眼中的興奮漸漸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冷靜的鋒芒。他微微頷首,聲音不高卻充滿威嚴:“公仁所言極是。西涼軍不足為懼,李傕、郭汜才是禍首。”
他轉頭對徐晃下令,語氣不容置疑:“此事交由你去辦。另外……”略一沉吟,“驍果軍雖新編不久,但眼下大局已定,正好藉機磨合。你率他們出擊吧。”
徐晃早已按捺不住,但無天子詔令他根本不敢輕動,此時聞言立即抱拳:“諾!臣領旨!”
不多時,徐晃率領六千餘驍果軍越陣而出,如風捲殘雲般衝入戰場。
僅在一個時辰後,戰場的喧囂漸漸平息,連濃霧也開始消散。
劉協在羽林、虎賁的護衛下,率領群臣緩緩進入大營。所過之處,將士們紛紛跪拜,眼中滿是敬畏。
這已不僅僅是對皇權的敬畏,更是對這位少年天子本人的敬重。
驍果校尉徐晃、安集將軍董承、河內太守張楊和匈奴右賢王去卑快步前來迎接。
劉協在馬上虛扶一下,視眼前的修羅戰場於不顧,他已經漸漸適應了這殘酷的現實。隨即沉聲問道:“傷亡如何?”
幾人對視一眼,都是難掩眼中的興奮,董承率先咧嘴稟道:“陛下,我軍趁亂突襲,所以傷亡不大,還請陛下寬心!”
“那就好。”劉協緊繃的肩膀終於放鬆了些,“西涼軍情況如何?”
徐晃上前一步:“回陛下,西涼軍過半皆已歸降,至於具體情況臣等還未做出統計!”
劉協點點頭,最關心的問題終於問出口:“李傕、郭汜可曾擒獲?”
張楊、去卑和董承沉默不語,現場突然安靜了下來。徐晃面露愧色,單膝跪地:“臣等無能……二人趁亂逃脫,雖全力搜尋,仍未能尋到李、郭二人蹤跡!”
張楊、董承和去卑見狀,再瞧了一下天子的臉色,連忙跪地請罪。李傕和郭汜逃脫的後果,他們不是不知。
劉協面色凝重,冷冷地看著跪地的將領們,卻沒有立即發作。董昭察言觀色,連忙勸解:“陛下,大霧瀰漫,李傕和郭汜等人必是藉機從河面遁走。此時恐怕......”
劉協默然,他心裡早有準備,李傕和郭汜如此梟雄,怎麼會輕易被俘!只要局勢不利,他們定是率先逃跑。
他揮了一下馬鞭,淡淡道:“起來吧,此番大勝西涼軍,朕只論功勞!”
徐晃幾人心中稍松,紛紛起立退至一旁,卻不敢有絲毫鬆懈。接連擊敗白波、西涼二軍後,這位少年天子已無人敢小覷!
“不過也不能就此放過,李傕和郭汜有沒有跑掉,待大霧散去還要嚴密搜查!“劉協望向前方,補充道:“速派人前往南岸,若高碩已經控制住大營,速接回那些被俘的朝臣吧!”
說完正要離開,他又想起什麼似的勒住馬韁:“再派斥候往安邑方向探查,看河東是否有人來接應。”
“諾!”徐晃躬身領命。
………
河東郡安邑的郡衙內,氣氛同樣緊張。
虎賁中郎將王越奉天子詔前往河東,他騎快馬一日之後就抵達了安邑。
這位年過六旬的老將雖鬚髮皆白,但雙目炯炯有神,腰板挺直如松,渾身散發著不怒自威的氣勢。
對於天使的到來,河東太守王邑倒是很熱情,只是在王越說明來意並拿出天子詔書後,他卻是躊躇了起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