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開局讓小米為我花了三千萬

第84章 拿捏張一明

技術和資料處理。

這才是陳風最在意的東西。

他不知道張一明是故意沒有提,還是真的認為他們的技術已經趨近完美。

只需要商業營銷推廣,九九房就能發展壯大起來。

還是說,張一明故意隱瞞了什麼東西。

如果是這樣,那他今天不能像上次那樣客氣了,他要讓張一明意識到,自己不是個只會投錢的冤大頭。

陳風繼續翻動著自己資料夾裡的檔案。

“張總,你們的資料顯示BJ二手房掛牌量環比下降15%,但實際成交量只跌了3%。”

陳風沒有抬頭,手指在資料圖表上劃過:“這說明什麼?“

張一明扯松領帶的動作停頓在半空。

他快步走到桌前,看到自己團隊整理的行業報告被密密麻麻標註著批註,每個數字背後都延伸出令人心驚的推論。

“說明市場觀望情緒加重,但剛需依然存在。”張一明將自己杯子的茶水一飲而盡。

沈夢又給他續了一杯。

“不,說明你們的房源資訊滯後了。”陳風將一份鏈家地產的內部簡報推過桌面:“他們透過線下門店獲取的真實資料,比你們快至少48小時,在這個行業,時間差就是生死線。”

包間裡陷入短暫沉默。

張一明的指節開始無意識敲擊桌面,這是他在大學編寫程式時養成的思考習慣。

他的表情也開始陰晴不定。

“陳總,我們今天來為了談融資細節的,你現在指出我們的資料缺陷?是為了壓價嗎?”他推了推銀絲眼鏡,話說的溫和,但意思很直白。

陳風搖搖頭:“張總,我沒有這個意思,你們的融資方案我沒有異議,但是我有一點擔心。”

“陳總您請直說。”

“我們上次討論過了,你們的資料處理技術相較於同行業其他的垂直房產門戶確實很優秀,你們現在缺乏的是營銷推廣,這一點我們上次已經討論過了。”

“但是上次我們也說了,這次投資,我也想讓九九房在技術上面實現突破,但你們似乎覺得,你們當前的技術已經足夠支撐更大的市場份額了。”

張一明很疑惑:“陳總,我們的技術當然是需要一步步來完善難道,但是當前我們覺得我們更重要的是在營銷上。”

陳風不知道是不是上次和他們討論了太多的商業營銷,讓他們以為自己技術方面已經足夠了。

如果是這樣,他承認自己也有一點責任。

“張總,你知道像鏈家這樣的行業巨頭為什麼就算是演算法沒有你們好,資料處理沒有你們好,但仍然能做到這麼大規模,而且業務量還這麼大嗎?”

張一明點點頭:“因為他們線下的門店多。”

“是的,這就是九九房和鏈家他們的最大區別,九九房只做線上,不做線下,他們的線下能力足以彌補他們在技術上和九九房的技術差距。”

“不只是彌補,是完全成倍數地覆蓋了這種差距。”

說著,陳風又從資料夾裡抽出兩張A4紙,推給張一明。

上面密密麻麻標著紅圈:“上個月你們專區的京城二手房源,有47%的掛牌價和實際成交價格偏差超過15%。”

他又在某處用紅筆圈出的鏈家門店地址:“這家分店經理管用陰陽合同,你們的資料清洗模型漏掉了補充協議裡的附加條款。”

張一明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桌面,三個月前,正是這家門店的資料異常導致他們損失了安居客的廣告訂單。

“他們線下門店的銷售資料是最真實的,但你們抓取的,不一定就是真實的了。”

見張一明沒有否認,陳風對沈夢的一側點了點。

沈夢把陳風帶過來的膝上型電腦遞了過來。

陳風把電腦開啟,開始當著張一明的面除錯一段Python爬蟲程式碼。

“張總,你們的房源資料庫漏了鏈家線下門店的53%資料。“

陳風沒有抬頭,手指在觸控板上快速滑動:“這是用Scrapy框架抓取的朝陽區實際成交價,和九九房掛牌價標準差達到27%。“

張一明扯松領帶的動作停頓在半空,陳風把電腦推到他面前。

他盯著螢幕,看到自己團隊耗時三個月搭建的房產資訊平臺,正在被二十行精妙的CSS選擇器解構。

那些巢狀在標籤裡的隱藏欄位,此刻如同解剖臺上的神經脈絡般清晰可見。

“陳總您用BeautifulSoup解析網頁不覺得過時嗎?“張一明突然按下F12,瀏覽器開發者工具裡赫然出現九九房的反爬蟲機制:“我們每60分鐘更換一次CSS類名,您這串程式碼恐怕撐不過今晚。”

陳風嘴角勾起笑意。

這正是他期待的對話節奏,技術層面的攻防最能點燃這位未來位元組掌舵者的興趣。

他切換出準備好的JupyterNotebook,滿屏的協同過濾演算法公式如同瀑布傾瀉而下。

“所以我在爬蟲裡巢狀了正規表示式動態追蹤模組,核心是這兩個引數——“他游標停在兩行程式碼上:“不過真正的殺招在這裡。”

陳風點開監控日誌,數十個偽裝成百度蜘蛛的IP地址正在迴圈訪問:“當你們用Nginx封禁某個IP段時,我的分散式代理池會透過馬爾可夫鏈預測下一個有效出口。”

張一明的指節開始無意識敲擊桌面,這是他在南開大學編寫電路板程式時養成的思考習慣。

眼前這個投資人展現出的技術洞察,遠超紅杉資本那些捧著商業計劃書模板的合夥人。

張一明嘆了口氣,他知道自己已經完全被這個年輕人拿捏了。

但是無可反抗。

“陳總,說說你的條件吧。”他知道,現在是對方開價的時候。

“我是來幫九九房活下去的。”陳風自己準備的股權協議草案推過桌面:“一千萬,5%股份,分三次注資。但需要三個對賭條款。”

他停頓片刻,仔細觀察著張一明的表情:“第一,今年六月前完成移動端佈局;第二,使用者日均使用時長提升至22分鐘;第三,把推薦演算法從關鍵詞匹配升級到使用者畫像。”

張一明突然站起身,椅子在地面劃出刺耳聲響。

“陳總,你也是懂技術的,你知道重構演算法需要多少成本嗎?我們現有架構根本支撐不起!”他的眼鏡片反射著螢幕冷光:“況且房產搜尋根本不需要那麼精準的推薦......”

“因為你們在用電商思維做資訊服務。”陳風面帶微笑:“使用者找房時的隱式需求才是關鍵——通勤時間容忍度藏在頁面停留時長裡,戶型偏好埋沒在縮圖點選熱區中。”

他把電腦拉了回來,調出後臺資料儀表盤:“看看這些跳出率,超過60%的使用者在第三次點選後就離開了。不是因為沒有合適房源,而是你們沒有理解他們的真實需求。”

張一明拿出自己的紙和筆,瘋狂演算。

但這次不是技術公式,而是商業模式的重構路徑。

陳風微笑著看著他,他感覺某種蟄伏在張一明血液裡的商業直覺正在甦醒。

“第二個對賭條款我接受。”張一明看著寫滿推論的白紙:“但移動端佈局需要追加200萬技術貸款。”

陳風等的就是這句話。

他深知此時的張一明還未經歷今日頭條的洗禮,對移動網際網路的認知仍停留在“手機版網頁”階段。

而他要做的,就是提前四年種下超級APP的種子。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