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體

第798章 再次痛失

由費爾南德斯、武善維和慄劍鋒等人類高層所主導“洋蔥行動”和全面戰爭失敗後,泰伯星人公然撕毀了雙方簽署並執行了30年的“和平協議”。

戰敗一方只能是砧板上的肉,淪為任人宰割的下場。

儘管如此,這場全面戰爭仍然被人類視為最接近成功的戰爭,若不是暗物質人所主導的“宇宙平衡”策略,人類差一點就將泰伯星人趕出了太陽系。

可惜,人類在勝利的前夜,終究還是倒在了更為強大的宇宙文明那遙不可及的武力和科技之下。

戰敗的代價是巨大的。

泰伯星人向全人類下達了逐客令,他們以人類擅自單方面開戰、“破壞”所謂的“和平協議”為由,勒令人類在3個月內必須全部撤離地球。

同時將人類開發和利用火星領地的許可權從120年縮短至30年。

人類當然不接受泰伯星人單方面撕毀協議的惡劣行徑,於是,又一場為生存和自由而戰的戰爭爆發了。

拼盡全力的人類最終還是沒能抵擋住泰伯星人那毀滅式的攻擊。

為了儲存實力、更為了人類的延續,人類不得不接受現實、接受了由泰伯星人擅自修訂的所謂新版“和平協議”。

3個月後,人類全部撤離了在地球上的最後一塊領地,即大洋洲西部地區。

歷經數十年的努力建設,人類花費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將大洋洲西部地區改造成了一塊氣候適宜、環境優美的宜居之地,最後還是拱手相讓於泰伯星人。

還有那無法估量的基礎設施和城市建設專案。

總之,人類在大洋洲領地創造、耗費30年的財富和心血,終究被泰伯星人全部竊取並洗劫一空。

失去大洋洲西部地區這塊地球上的最後領地,也意味著地球人這一稱呼徹底成為了歷史。

至此,火星成了人類在太陽系的最後一塊領地。

人類已退無可退,可泰伯星人仍然沒有善罷甘休,誓要將人類趕盡殺絕。

他們又拿新版“和平協議”做文章。

在武力威懾與邊打邊談、以戰促談的一系列運作下,泰伯星人又在新修訂的新版“和平協議”中擅自將人類擁有火星領地的時間縮短至30年。

好在前任地球聯邦政府總統費爾南德斯在最後時刻的堅持與決絕,泰伯星人最終妥協,修改了所謂的新版“和平協議”並將人類擁有火星領地的年限延長至55年。

時光荏苒、恍惚一瞬。

截至劉翰洋被放進冰凍型休眠艙,人類擁有火星領地的年限只剩下40年。

40年之後,人類必須全部撤離火星、撤離太陽系,至此將徹底淪為沒有家園、無立錐之地的星際難民。

回首人類從地球移民至火星的這幾十年,尤其是大規模從地球撤離到火星、將其視為唯一家園的這些年裡,人類對這顆星球的改造可謂是不遺餘力。

失去了家園地球,人類才真正意識到火星領地的彌足珍貴,於是,人類舉全族之力誓要將其改造、建設成第二個地球家園。

改造火星氣候環境,就必須獲得充足的能源和電力,於是,人類將目光瞄向了太陽。

早在泰伯星人入侵伊始,人類就透過安插在暗河公司內的情報人員獲得了戴森球的製造技術。

之後,在前危機計劃署的牽頭下,在全球70餘國、3萬名科學家組建的聯合攻堅小組的不懈努力下,人類終於完全吸收並消化了戴森球製造的技術難點。

此後,21萬顆包裹太陽的分段式衛星被陸續發射、運載至預定軌道,即太陽與地球之間的拉格朗日點。

半年後,當21萬顆衛星全部展開後在太陽四周形成了一個環日、殼狀的軌道結構。

這是一個包裹太陽、開採太陽能源的巨大人造天體,即一個利用恆星做動力源的、天然的核聚變反應堆,也就是戴森球。

戴森球的建造預示著人類徹底擺脫了千百年來受制於能源短缺的桎梏,真正實現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供應這一終極夢想。

這也為日後的火星環境改造和開發創造了先決條件。

泰伯星人完全佔領地球后,根據雙方簽署的“和平協議”,人類得到了戴森球所產電能的15%的配額。

雖然大部分電力配額被泰伯星人攫取,但15%的配額對人類大規模開發及改造火星環境,包括人類社會自身的能源供給業已完全夠用,而且還略有盈餘。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