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體

第811章 威懾期

按照威爾頓對“鋪路者”計劃的設定,該計劃共分為兩大部分,即軍事鬥爭和建設改造,

只有軍事鬥爭分出勝負或達到一種威懾平衡,才能保證建設改造有序、平穩地進行。

而建設改造又是實現“鋪路者”計劃的終極目標——“二分太陽系”的星際政治格局的根本所在。

如果說軍事鬥爭是“鋪路者”計劃的保護神,那建設改造就是該計劃的建造師。

現在,軍事鬥爭業已取得勝利,威爾頓又手握滅世武器——1枚超級反物質武器的引爆器,不僅有力地保證了“鋪路者”計劃中建設改造單元的持續推進,更改變了太陽系的宇宙政治格局。

至此,在人類首位執劍的威懾者——威爾頓的主導下,“鋪路者”計劃中的建設改造單元轟轟烈烈地展開了。

3年前,該計劃的基礎建設部分早已正式開始,但考慮到軍事威懾尚未形成,也為了保密,所以,在基礎部分基本完工後,所有的建設處於了全面停工狀態。

所謂的基礎建設部分,就是由空間矩陣通路運作署主導的火星與木星之間的電磁集束運輸器矩陣通路,以及工程量更為浩大的木星至太陽系邊際奧爾特雲之間的電磁集束運輸器矩陣通路。

火木之間的電磁集束運輸器矩陣通路並沒有實際用途,只是一個誘騙工程,目的是讓泰伯星人相信,它只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民生工程,即汲取木星富饒的氫資源以解決人類在火星上的能源短缺危機。

它存在的最大意義就是掩護木星至奧爾特雲之間的電磁集束運輸器矩陣通路的建設。

殊不知,這條几乎橫貫了整個太陽系、長達7.78億公里、超過了5.2個天文單位的超長路線和浩大工程,其真正的目的就是汲取奧爾特雲內富饒的氫氣雲團,最終源源不斷地補給給木星。

現在,在威爾頓手握的那枚超級反物質武器引爆器的威懾之下,那條誘騙通路已經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

二分太陽系業已成為事實。

人類可以大張旗鼓地開始建設木星至奧爾特雲之間的這條浩大的電磁集束運輸器矩陣通路。

這條通路若建成並投入使用,太陽系邊際奧爾特雲裡的氫氣雲團將源源不斷地輸送給木星。

輸送到木星的氫氣雲團其質量一旦突破13倍木星質量這一臨界值,木星內部巨大的壓力就會引發氫核聚變,該行星就會成為一顆發光發熱的次恆星,即褐矮星。

根據“鋪路者”計劃的藍圖,這條超長電磁集束運輸器矩陣通路將會從奧爾特雲中汲取至少15倍木星質量的氫氣雲團,用於補給木星。

15倍木星質量遠遠大於褐矮星形成的最低臨界質量,屆時,木星將快速演化成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褐矮星,而且更加穩定。

此後,木星將迎來長達8000萬年的恆溫期及數萬億年的生命期,處於其宜居軌道上的木衛二也將迎來一場地球化的偉大變革。

到那時,木衛二的表面將持續接收到這顆新生成的次恆星持續的光和熱,平均溫度將由原來的-170攝氏度提高到3攝氏度,赤道附近的溫度將達到15攝氏度。

此外,木衛二表面那75km-100km厚的冰層將徹底消融,該衛星將成為一顆擁有全球性海洋、陸地和濃密大氣層的較宜居星球。

藍圖固然美好,但實施起來卻異常艱辛,各種問題層出不窮。

木星至奧爾特雲之間的這條電磁集束運輸器矩陣通路一建就是整整15年。

期間儘管遭到了幾支泰伯星人艦隊的監視和騷擾,但忌憚於威爾頓手中的大殺器以及人類巡防艦隊的拼死保護,工程建設並沒有中斷過。

零星的摩擦倒是十分頻繁。

泰伯星人當然不甘心,更不願意二分太陽系成為事實,他們一次又一次用武力試探著人類同歸於盡的意志和勇氣,可每一次都鎩羽而歸。

木星至奧爾特雲之間的這條浩大的電磁集束運輸器矩陣通路的建設,可以說舉全人類之力,幾乎耗盡了人類社會全部的建設能力,終於在第18個年頭順利完工。

當第一股氫氣進入這條超長的矩陣通路時,預示著為期10年的氫氣雲團補給木星的工程正式投入使用,也預示著木星向褐矮星的演變正式拉開了帷幕。

時間荏苒、歲月如梭。

轉眼,透過這條矩陣通路長達9年的運作,源源不斷地向木星輸送了大約5倍木星質量的氫氣雲團。

可遺憾的是,儘管在隨後的兩年裡,矩陣通路馬力全開,儘管奧爾特雲內的氫氣資源被吸積殆盡,也最終只向木星輸送了8.3倍木星質量的氫氣雲團。

起初,人類還擔心給木星大規模增重會引發太陽系的引力異常,從而造成不可挽回的災難性後果,這也是一部分反對“鋪路者”計劃的精英人士最有力的反駁理由。

在“鋪路者”計劃設計之初,威爾頓也曾考慮過這個問題,但他認為泰伯星人會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