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蕩燕雲

第149章 蛤蟆仙人

聽葉律塵說紅印教主是他的師父,眾人皆是一愣,又神色複雜的互相對視著,一時間竟沒有言語。

或是感覺出了眾人的神情有異,葉律塵也皺了皺眉,試探著問道:“莫非……諸位與家師有仇,是來尋仇的?”

“非也,葉兄莫要誤會,我等與令師並無恩怨,只是此次前來,是要去梵天林太一塔取一樣東西……”楊雲帆開口說道。

隨後楊雲帆便把此次北上的目的跟葉律塵說了一遍,葉律塵聽的時而點頭頷首,時而搖頭嘆息,待得聽到楊雲帆說此次北上的目的是取回二十年前宋遼大戰時,宋人的遺骨之時,葉律塵鬆了一口氣,開口說道:“此事應該不難,家師應該不會因此事為難楊兄,畢竟,家師當年也是中原武林人士啊!”

原來,紅印教主原名李合莫,早年本是後蜀的一個江湖遊俠,四處遊歷修習道法武藝,後任後蜀夔州府長史參軍,其在蜀王宮內給蜀王孟昶及王后花蕊夫人卜卦講道時,屢屢中卦,蜀王及王后被其精深的道法深深折服,因其名合莫,諧音蛤蟆,被花蕊夫人笑稱為“蛤蟆仙人”,一時在蜀地傳為美談。

後來,李合莫在大宋伐蜀之時,跟隨蜀中名將高彥儔死守夔州,給宋軍造成了巨大的戰損,後由於蜀軍救援不利,夔州城最終被宋軍攻破,高彥儔不願投降自焚而死,李合莫與一眾蜀軍突出重圍,遊蕩於蜀中茫茫大山之中,後蜀被大宋平定之後,蜀王孟昶歸降大宋,被趙匡胤封為“秦國公”,而與一眾敗兵浪跡於大山之中的李合莫,卻不甘於侍宋,最後來到了遼國,創立了“天陰教”之後,被遼國朝廷任命為“紅印教主”。

“只是……雖然家師可能不會難為諸位,但在下的師哥和師姐可能不會輕易讓諸位過梵天林……”葉律塵補充說道。

“葉兄說師兄的可是那江湖人稱“花聖”的洛飛?”楊雲帆開口問道。

葉律塵聞言眼睛一亮,開口說道:“不錯!楊兄弟莫非認識洛師兄?”

“在下並不認識洛飛,只是在江湖上略有一些耳聞,那“花聖”洛飛酷愛各種花草,浸淫此道多年,獨創了一套“萬花陣”,曼陀羅花海中,花香撲鼻,亂人心志,能使人陷入失智之境地,任人魚肉。所謂“亂花漸欲迷人眼,清醒已覺血流乾”形容的便是此境況!”楊雲帆說道。

葉律塵聽罷哈哈一笑,開口說道:“楊兄弟說的不錯,洛師兄的“萬花陣”威力確實如此,只是,既然楊兄弟已然瞭解的這麼清楚了,想必諸位也早有了破解之法吧?”

葉律塵說完了這句話,同時也把目光望向了一旁的白樂康兄妹。從客棧逃跑之時,見到白樂康施展蠱術放翻客棧後門的幾個契丹士兵之時,他還有些疑惑,不知道遠在苗疆的五毒派為何也來到了北地,但聽到楊雲帆的話之後,葉律塵也便想到了原因。

見葉律塵望向自己,白樂康拱手一禮,開口說道:“我五毒派的“醍醐蠱”或可破“萬花陣”!”

葉律塵點了點頭,又望向了楊雲帆,繼續開口問道:“那諸位可知道我那師姐“素仙”秋若水?”

眾人聞言皆是一愣,然後又皺眉互相對望起來,顯然眾人並不知道。楊雲帆搖了搖頭,開口問道:“我等未曾聽說過“素仙”秋若水之名,葉兄可否不吝賜教?”

葉律塵聞言猶豫了一會兒,欲言又止。

楊雲帆見狀,笑著開口說道:“無妨,我知葉兄有為難之處,事關葉兄師門情誼,我等也不會苛求過多……”

葉律塵聞言思索了一陣,開口說道:“也罷,諸位對在下有救命之恩,在下也無以為報,若是能提供一些線索對諸位有用,也算對諸位恩情的報答!”

“在下的師姐名叫秋若水,人稱“素仙”,與洛飛師兄一樣,都是師父的親傳弟子,秋師姐武藝並不高,但是其手下有一神獸紫貂,因為其有六尾,所以秋師姐稱其為“小六”,那紫貂如家貓一般大小,看似溫順,實則極為兇悍,又身法矯健靈動異常,防不勝防。秋師姐用一支竹笛可以指揮紫貂的攻擊方向,人貂配合異常默契,紫貂的四爪鋒利無比,因其常年在前院洛師兄的曼陀羅花海中玩耍,四爪之間沾染了許多曼陀羅毒汁,若被其抓傷,必然難逃一死,諸位一定要多加小心!”

眾人聽罷,只覺心頭一震,頭皮發麻直呼好險,若非葉律塵告知,不知道會有多大的損失,眾人皆是拱手向葉律塵致謝。

葉律塵也拱手回禮,開口說道:“諸位不必客氣,若是諸位破了洛師兄和秋師姐的陣法,還請不要傷了他們,葉某在此謝過了!”

“那是自然,我等此次前來不是為了尋仇,而是為了取回英烈遺骨,自是不會多惹事端,還請葉兄放心!”

“如此,多謝了,只是,諸位過了這梵天林,後面可就是太一塔了,太一塔內有大遼名將耶律飛鴻坐鎮,太一塔內的情況,在下也並不清楚,諸位可要自行探索了,在下預祝諸位此行順利!”葉律塵開口說道。

——————————————————

遼國上京臨潢府

“這李繼遷一死,其子李德明繼承王位,党項人的實力大打折扣啊,我們要不要扶持一下党項人?”

臨潢府的皇宮內,大遼承天太后蕭燕燕端坐在案几旁,對同樣坐在案几旁的晉王韓德讓說道。

李繼遷的死訊傳到遼國時,遼國朝堂吵作一團,有的大臣上疏:遼國一定要派出大軍幫助党項人穩住局勢,打消宋人趁火打劫的意圖,也有的大臣上疏:李繼遷雖死,但党項人根基尚在,未到生死存亡之際,不必冒然出兵救援,而且党項人歷來多疑,此時出兵,或許會起到反效果,不如對繼位的李德明多加恩賞,寬慰其心,另外做出向大宋邊境出兵的動向,來麻痺宋人,使其不敢妄動……

朝臣們各抒己見,吵作一團,皇帝耶律隆緒和太后蕭燕燕一時拿不定主意,便散了朝會之後,與韓德讓商量了起來。此時最讓蕭燕燕信任的,恐怕就是眼前的這個五十多歲的魁梧男子了。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