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國五十六年入冬,南康王在自家王府暴斃身亡,同月末,臨臺環翠戲樓紅角兒戲女躍下高閣身亡,白山紅蛇接憐附身戲女屍身,點燃崑崙七散香邀鹿紅入樓做交易。
但業池掌事卻言,已故南康王世子竟要殺死接憐復仇?
敖澐澈跟允恆雋循聲而來,揚言收到傳信,南康王世子遇刺身亡,他們將接憐帶回蓬萊惡妖獄,在單獨見過敖澐澈後,白山紅蛇斷尾自戕,妖丹不知所蹤。
他們離開蓬萊再會臨臺,在空無一人的南康王府遇上了崑崙的叛徒梨雪,又在周遊樓小二口中得知,南康王生前記事都是不實際的。
鹿紅深吸一口氣,這些看似本無聯絡的事物被強行串在一起,她隱隱嗅到了某種陰謀的氣息。
再往深處捋,接憐想要依靠她的迴天之術復活南康王,而已故南康王世子由於清照鏡碎片得以保住屍身不腐,南康王記事中,他買得清照鏡碎片時,與接憐在一起。再有,梨雪也曾提到過接憐。
縱觀全域性,接憐是一顆站立在此局中心的棋子,雖不知設局者是誰,但鹿紅異常清楚,這樣一顆棋子,絕不會輕易自殺,她還沒有完成她自己想達到的目標。
南康王並沒有被複活。
臨臺的天燦燦然掛了白雲,人間的冬季快要過去了,接下來會是綠油油盎然的春。
“沒必要再留在臨臺了,”鹿紅仰頭,“接憐一定知道,這案子的始終首末。”
蓬萊司察殿。
敖澐澈倚在青玉椅上,凝望著手中那塊清照鏡碎片,白紅光暈已被他的仙力徹底吞噬,那碎片一如幾千年前,依舊是白茫茫照不到人的。
銀菱雕花的包邊透露出溫熱,他垂眼又抬眼,漆黑的瞳孔倒映出那碎片。
清照鏡,可見三界法相無邊,善惡心,臨面前,無須言語,自有分曉。
《東海異志》囊括三界法寶記載,描述最少的,是清照鏡。
而崑崙主最忌憚的,也是這清照鏡。
上古鹿神族世代行醫,研習仙藥靈丹。他們用泉下石打磨成片,製成清照鏡,本意是要照出三界疾苦,來現身救人救妖的。可後來不知出了什麼差錯,鹿神族長老在清照鏡內窺得上任崑崙主的秘密——
他居然與妖王合謀,想要用人間汙濁之氣煉就無上法門。
鹿神族長老義憤填膺,一甩手把這秘密公之於眾,上任崑崙主在眾仙討伐中倒臺。
緊接著,新任崑崙主接掌三界,制定《天律》以儆效尤。鹿神族為表忠心,在天宴上將清照鏡送給了南海府轄的東來殿主,沒過多久,天河以南最有聲望的鹿神族,銷聲匿跡了。
敖澐澈一直對此事頗為存疑,那樣龐大的家族,如何做到一夜之間就消失了?
他甚至揣測,是心懷不軌的人滅了鹿神族滿門,但結合實際,這是不可能的。鹿神族在仙界威望極大,崑崙主身體抱恙,也要傳喚鹿神族長老前來醫治,殺死鹿神族,對於三界來說,等同於患病的人殺死了即將為他診治的大夫。
誰會這麼蠢?
巧的是,鹿神族消失後,東來殿主便從南海小島上領回了小鹿紅。東來殿主對外解釋,鹿紅是島上養出的靈,因其額頭犄角很像鹿角,故取“鹿”為姓氏,他撿到這個脾氣不太好的小女娃時,他倆都穿著紅袍子,東來殿主覺得有緣,才以“紅”為她命名。
敖澐澈無處證實東來殿主的話是真是假,思及年少時跟鹿紅的接觸,他感覺事情並非像大家口口相傳的這麼簡單。
鹿紅會迴天之術。東來殿主說,是他傳給鹿紅的,可敖澐澈查過南海府轄仙法,種種表現都說明,東來殿主只擅長藥理,並不能令人起死回生。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