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維單人獨騎,來到了城門口,一聽說來的是漢軍的使臣,城門緩緩開啟,開啟了一個勉強能夠容納一人過去的通道。
姜維冷笑了一聲,徑直進了城。
幾個曹兵在前面帶路,一直把他帶到了遊楚的面前。
這位隴西郡的太守,此刻正面臨人生的至暗時刻,遊楚剛剛去城樓上看過了,大軍圍城,漢軍隨時會發動猛攻。
形勢岌岌可危,他並沒有多少信心能守住此城。
“郡守,使者帶來了。”
遊楚抬起略顯憔悴的一張臉,他緩緩的看向姜維。
見對方二十左右的年紀,遊楚頓時心中有了幾分輕視。
“來者何人?”
“天水姜伯約!”
旁邊有屬官,認出了姜維:“府君,我記得他好像曾是天水郡太守馬遵的部下。”
姜維點了點頭,坦然承認,“不錯,我的確曾是馬遵的部下,但是,我已經棄暗投明,歸順了朝廷,此番來見府君,也是希望府君能和我一樣,及時悔悟,歸順朝廷。”
遊楚哼了一聲,有些不屑,“我和你可不一樣,老夫並非貪生怕死之徒,我已經做好了守城的準備,看來諸葛亮也沒有多大的誠意,竟派一個黃口小兒來做說客。”
姜維搖了搖頭,反駁道:“難道做說客也分高低貴賤嗎?不錯,我是降將,諸位也都看到了,朝廷並沒有虧待我,只要棄暗投明,朝廷自會既往不咎,而且還會給諸位施展才能報效社稷的機會。”
遊楚冷笑了一聲,還是不為所動。
姜維突然大笑了起來,這笑聲一時倒讓遊楚有些發懵。
“你為何發笑?”
姜維盯著他,冷笑道:“第一,我笑你無能,身為太守,卻不能保境安民,非要拖累全城的百姓。一旦開戰,生靈塗炭,這全都是你的罪過。
第二,我笑你不忠,面對朝廷征討,本該懸崖勒馬,及時歸降,你卻冥頑不靈,執意抗拒。
第三,我笑你奸詐,這麼多軍民受你連累,被你所矇騙,你並非要堅守到底,只是想利用他們為你搏一個名聲,心腸何其毒也。”
“你……放肆,你休得胡言。”遊楚被戳中了痛處,臉上有些掛不住了。
姜維猜的不錯,遊楚壓根就沒想守多久。
他只是想做做樣子,哪怕守個十天八天再投降,也不至於太丟臉,還能落個好名聲。
他只是一個文官,壓根也沒有死守到底的勇氣,尤其是當他知道張郃遭遇了伏擊,援兵是不可能再出現了,遊楚便已經死心了。
“來人,把他給我拿下。”遊楚勃然大怒。
幾個甲士衝過來,就把姜維給按住了。
姜維大笑了起來,“要殺要剮,悉聽尊便,姜伯約何懼之有,不過一死而已。”
姜維說著邁步往外就走,連半點求饒的心思都沒有。
見他大步離去,遊楚反倒愣住了。
他本是想嚇唬他一下,讓他服服軟,沒想到,姜維天不怕地不怕。
這一下,遊楚犯了難,如果把人給殺了,那他還怎麼投降,人家能輕饒了他嗎?
“回來!”
遊楚終究是服了軟,姜維這個刺頭,讓他一點辦法都沒有。
遊楚很想找個臺階下,他想了想,說道:“這樣,我個人生死是小,只要陛下能夠答應,不傷害城中的百姓,不為難我的部下,我便歸降。”
姜維看了他一眼,猜到了他的心思,心中冷笑,老狗果然狡滑。
明明自己想投降,非得說是為了城中的百姓和軍民,好不知廉恥。
姜維略加思索,說道:“好,我這就出城去見陛下,陛下乃是聖賢明君,宅心仁厚,自然不忍黎民遭殃。”
遊楚這次明顯客氣了一些,親自把姜維送出了城。
姜維見到皇帝和諸葛亮,如實複述了一遍。
劉協聽完哈哈的笑了起來,“好一個姜伯約,你倒是真敢說啊,明明遊楚還有幾分膽色,卻被你說成了沽名釣譽之徒。”
諸葛亮嘆了口氣,“陛下,其實仔細想一想,伯約說的也確有幾分道理,這世間不知多少人愛慕虛名,反正只要參與守城,就能博一個好名聲,然後見勢不妙,再開城投降,裡外他們都是不虧的。”
劉協沉默了好一會,發出了一聲冷笑。
真相有的時候,往往會讓人大吃一驚。
守城,乍一看,很有血性,很有氣節,可多少人,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
他們從一開始,其實就存了投降的心思,但是,他們卻很狡猾的把這種心思用大義凜然的堅守隱藏了起來。
這件事,弄的劉協心情也跟著不好了,但他還是答應了遊楚的條件。
不管怎麼樣,只要能順利收回隴西,這就是喜事一件。
至於遊楚是不是沽名釣譽,劉協也沒有證據,但是,接下來,進城安撫遊楚的時候,劉協懶得去見他,把一切都交給了諸葛亮。
隴西一共五個郡,已經拿下了四個郡,接下來,劉協再次來到了上邽,馬超這邊已經殺紅眼了,戰況空前慘烈。
城牆上,血跡斑駁,插滿了箭矢,漢軍的投石車不斷地發射著巨大的石塊。
石塊帶著呼嘯之聲砸向城牆,發出沉悶的撞擊聲。
人喊馬嘶之聲此起彼伏,整個戰場如同一個巨大的煉獄,瀰漫著死亡與絕望的氣息。
郭淮站在城牆上,神色凝重,不斷的指揮著,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堅定與決絕。
馬超身先士卒,帶領著士兵們奮勇向前。他的眼中燃燒著炙熱的火焰,他心中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攻克上邽城。
這次北伐,馬超整個人彷彿不知道疲倦一樣,皇帝指到哪裡,他就殺到哪裡。
總之,誓要掃清北伐路上的一切障礙,既是為了復仇,也是為了重新奪回屬於他的榮耀。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