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協點了點頭,“皇叔言之有理,兩路大軍同時夾攻,他們如何抵擋。”
諸葛亮卻搖了搖頭,“陛下,我覺得此計不妥。”
劉備頓時一怔,他和諸葛亮這麼多年一向非常默契,沒想到自己的計劃,竟然會被諸葛亮反對。
劉備今年已經六十三了,他自知時間不多了,他只想早日匡扶漢室,希望能在閉眼之前,能看到自己想看的!
張飛也瞪著眼睛,氣呼呼的看著諸葛亮,“我說孔明,這麼好的機會就擺在眼前,還商量什麼,兵貴神速,直接殺過去就行了,我們和二哥在洛陽匯合,不用一個月的時間,就能拿下洛陽,然後再用一個月,拿下鄴城。”
諸葛亮無奈的笑了笑,“翼德將軍,皇叔,你們都不要太心急,聽我解釋。”
張飛哼了一聲,“我倒要聽一聽,你如何解釋。”
諸葛亮讓人拿來一副地圖,他伸手指向了南陽和洛陽的中間地帶,“曹真突然回兵,和司馬懿一起奪取了洛陽,既然連我們都得到了訊息,那曹仁自然也得到了訊息,可是,哪怕再氣憤,他也不敢退兵,不敢離開前線。”
“如果我們此時進兵,兩路大軍同時向洛陽進發,如此一來,曹仁哪裡還顧得上別的,指定會咬牙和我們拼命,而我們這麼做等於是幫了曹丕,讓他可以從容的接管曹魏的權力,等到一切塵埃落定,即便曹仁再有不滿,又能如何?”
“曹仁兵馬不下十萬之眾,函谷關擋不住曹真,但能夠擋得住我們,關羽那邊想要越過太谷關也非易事,我們固然佔據優勢,但如此匆忙的就和曹魏硬拼,並不明智。”
諸葛亮一生謹慎,或許很多人不喜歡他這樣,嫌他太保守,但是,諸葛亮卻說的很有道理,這麼做等於是直接和曹魏拼命,完全是硬碰硬。
從長安出發,去往洛陽的路上有函谷關攔路,關羽那邊則有太谷關和廣城關,即便能把這些關隘越過去,接下來還要面對銅牆鐵壁著稱的洛陽城。
眾人聽完紛紛皺起了眉頭,諸葛亮又說道:“我們挾關中和隴右之勝,奪取洛陽,並非不能辦到,只不過,如此強攻硬取,必然要承受巨大的傷亡,最後無非就是一個兩敗俱傷的局面罷了。”
張飛顯然沒有被說服,大聲嘟囔道:“先生說來說去,還是不打唄,那不打洛陽,難道讓我們在這乾瞪眼瞅著?”
諸葛亮卻看向劉協,“陛下,我們完全可以轉移戰場,幫江東一把。”
“幫江東?”
“對!數年來,江東連番對合肥用兵,卻始終不能攻克,現在曹魏內亂,我們又攻取了關中和隴右,曹仁之所以不肯離開前線,就是為了防備我們,如果我們現在放棄進攻洛陽,曹仁也就有機會回去找曹丕算賬去了。”
“曹魏絕對想不到,我們會出兵幫助孫權,這麼做,不僅可以迷惑曹仁,還能徹底開啟局面,一旦孫權拿下合肥,江東兵必然趁勢北進。”
“他們的兵鋒會迅速的指向徐州和兗州,這樣就能加劇曹魏的不利局勢,反過手來,我們再圖謀洛陽和中原,豈不省了很多氣力。”
“孔明,你什麼時候這麼大方了?孫權拿不下合肥,那是他自己無能,我們憑什麼要幫他?”
張飛嗓門又大,脾氣又暴,在場這麼多人,也就他敢跟孔明懟臉開大。
孫權連番數次對合肥用兵,始終不能如願,合肥都快成了他的心病了。
按說孫權這種表現,劉協應該高興,他一輩子都越不過合肥,這樣拉胯的表現,對誰都構不成威脅。
但是,細細思索,孫權這樣的表現,這個盟友的作用都可以忽略不計了,那和他聯手還有什麼用呢?
諸葛亮看著劉協,繼續說道:“幫孫權就是在幫我們自己,只要孫權能越過合肥,孫權這數萬大軍就能成為我們的一大助力。”
“到時候曹魏既陷入了內亂,又要分兵同時應付我們和江東,必將陷入死局,如此一來,匡扶漢室,指日可待!”
“可是,江東必然因此而實力變強,這麼做,不就等於資敵了嗎?”
面對張飛的質疑,諸葛亮卻笑了,“翼德,這不是資敵,即便江東受益,他得到的也遠不如我們得到的多,現在三家爭鬥,我們還要時刻提防江東會和曹魏聯手,所以必須先除掉一個對手。”
“等滅掉曹魏後,我們就可以掉過頭來從容的應對江東了,而且,翼德,你真的認為我是在幫助孫權嗎?”
一直沒有說話的鄧艾開口了,“先生不是在幫他,而是要讓……江東一分為二!”
諸葛亮看向鄧艾,面露讚許之色,他相信皇帝的眼光,這個年輕人確實成長迅速。
“不錯!孫權一旦拿下合肥,必然會大舉揮兵北上,如此一來,他奪取的城池地盤再多,他的人馬也會因為被長江一分為二。”
諸葛亮笑道:“今後我們一旦和他反目,完全可以直接切斷長江,讓他首尾難以兼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