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曹操的政治聲望也是急劇下滑,朕就算不離開許都,曹操為了稱王所做的諸多舉動,也不得人心,只不過因為曹魏實力過於強大,才表現的不那麼明顯,但問題一旦爆發,就是連鎖反應。百姓不滿,聲望下滑,加上曹操年事已高,在這種情況下,政權想要穩固,談何容易?”
統治者的身體狀況和年齡,本身就是維繫權力穩固的關鍵因素,尤其是在權力交接的敏感時期,曹操身體快不行了,曹丕還沒有順利繼位,這就會很危險。
如果有一天,曹操突然死了,對整個曹魏來說,就是一個最致命的打擊!
趙雲連連點頭,他文武雙全,智勇兼備,皇帝說的這些顯然很有道理。
劉協很樂觀的說道:“牽一髮而動全身,朕可以斷言,曹操的死期,就是整個曹魏大夏崩塌的爆發點!皇叔發動漢中之戰做的很好,這樣就會讓曹操持續的分心奔波,煩心事越多,曹操的身體就越經不起折騰,我們接下來,不能讓曹操閒著,要持續不斷的給他製造壓力。”
別看曹操是劉協的老丈人,但劉協立場分明,對於熬老頭的戰術,他是不會留情的。
只要曹操撐不住,死了,形勢就會徹底扭轉,會變的對劉備這邊非常有利。
經過皇帝樂觀的分析,趙雲也充滿了期待,嘴角也帶出了笑容。
忽然,劉協問道:“子龍,你有多久沒有回故鄉常山了?”
這個問題,一下子把趙雲給問住了,他頓時一怔,陷入了思索。
過了好久,趙雲才回道:“回陛下,臣離開故土,離開老母親,至今已有十八年了。”
趙雲最早的時候,追隨的是北平公孫瓚,後來,對公孫瓚的殘暴做派,日漸不滿,趙雲便藉著給兄長服喪離開了公孫瓚。
之後他就追隨了劉備,走南闖北,四處飄零,兜兜轉轉,一晃,離開常山已經過去了這麼久。
劉協點點頭,說道:“昔日楚霸王曾說過,富貴不還鄉,猶如錦衣夜行,子龍,朕知道,你一定盼著有一天,堂堂正正的回去!”
劉協這句話,戳中了趙雲的心坎,他又沉默了。
作為一個男人,作為一名久經沙場的武將,趙雲做夢都盼著堂堂正正的回去,可是,想堂堂正正的回去,只有一條路,那就是帶著隊伍打回去!
如果現在回去,常山是曹魏的地盤,即便強如趙雲,也只能隱匿身份,偷偷摸摸的回去,免得被發現,這對趙雲來說,是非常恥辱的!
劉協在他肩膀上拍了一下,鼓舞道:“放心吧,一定會有機會的!”
趙雲點了點頭,“但願吧!”
趙雲已經不再年輕了,剛追隨劉備那會,他也是信心滿滿,充滿期待,做夢都覺得有機會打回去。
可是一年又一年,一轉眼,那個剛一登場就初生牛犢敢和河北名將文丑拼命的趙雲,他的兩鬢也已經有了白髮。
能不能回得去,趙雲的信心已經不那麼強烈了。
從漢中到長安,區區幾百里路,可諸葛亮一輩子都沒有打到長安,姜維離開天水,追隨了蜀漢,可是一輩子都沒能再打回故土天水。
有些事,就是命!
趙雲現在也生了白髮,劉備也馬上就六十了,說實話,趙雲的身上的血雖然沒有涼,但打回常山,他已經不抱多大的希望了。
趙雲的表情,劉協盡收眼底,他笑了笑,沒有把這個話題繼續說下去。
想要看到希望,就必須用事實說話!
…………
“先生,你在想什麼?”
夜已經深了,諸葛亮一直站在窗前,望著外面的夜空,馬謖走過來,幫他倒了一杯熱茶,輕聲的問道。
諸葛亮回頭看了他一眼,“原來是幼常啊,你一向聰明,不妨猜一猜我在想什麼。”
對於馬謖,諸葛亮非常欣賞,一直把他帶在身邊,悉心培養。
兩人的關係,從明面上是上下級,但有的時候,又像是師生甚至是父子。
馬謖把茶盞放下,迎著諸葛亮的目光沉思了片刻,回道:“之前,揚武將軍和安漢將軍,他們都極力的反對陛下來成都,可是,現在他們卻又改變了主意,先生是在擔心這件事吧。”
諸葛亮讚賞的點了點頭,“都說你兄長馬良最聰明,依我看,你比他更出色。”
得到諸葛亮的稱讚,馬謖不免有幾分得意,連嘴角都帶著掩飾不住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