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天行道,這四個字的含金量,在老百姓心裡,不亞於王公貴族中“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西北年年戰爭,稅收徭役沉重,貪官汙吏百出,地主財閥剝削……種種環境之下,百姓早已喘不過氣。
此刻敢有人誅貪官,殺汙吏,鬥地主,高舉“替天行道”大旗,哪怕他出身綠林,也會被人奉為民間英雄。
自打陸雲川將三座人體冰雕送到涼州城的那一刻起,白頂山的名號便徹底響亮了大西北。
徭役,縴夫,苦役,佃農,流民,那些被壓迫卻無法反抗的百姓,一批接著一批湧入白頂山入夥。
一直到寒冬臘月時分,白頂山由原本的七千人,聚集了超一萬名嘍囉。
信仰這種力量,是極其強大的。
當百姓對官府的信仰崩塌,轉而信仰白頂山為保護神,到那時陸雲川便可順理成章,割據一方。
轉眼之間,已是臘月二十三。
距離除夕還有七日。
此刻,涼州城外。
以鄭建,黃傑為首的,涼州大小官吏七十餘名,以及周圍鄉鎮的鄉紳員外,全部衣著整齊,肅然站在城門口。
城門前的積雪被掃得一塵不染,夾道歡迎的軍民排到了五里開外。
這麼大的排場,自然是為了迎接欽差大人的到來的。
欽差何許人也?
代天巡狩,猶如皇帝親臨!
“鄭大人,黃大人,欽差的車駕,已過十里長亭了。”
州衙裡都頭鄭圖,快馬趕回來稟報。
“嗯……”
鄭建點了點頭,“傳令下去,讓夾道百姓都整理著裝,切記,決不能讓人攔路申冤,否則我要你好看。”
“大人放心,在場的軍民我都特意篩選過,保證滴水不漏。”鄭圖快馬折回。
“鄭大人吶,我聽說這位‘謝安’謝欽差,年紀輕輕便已官至大理寺少卿,就怕年輕人不買咱們的賬啊……”
一眾官吏中,黃傑最緊張。
雖大理寺少卿與他們同級為五品,但人家是京官兒,能與皇帝都說得上話的人,一句便能定人生死。
鄭建淡定擺手,笑道:“黃通判無需擔心,年少有為官居要職者,豈能不懂人情世故?
京師會委任年輕人代天巡狩,目的是為何啊?
自然是給予年輕人,政治歷練,為加官進爵而鋪路唄;
他若想快些解決此事,好拿著政績回京師覆命,那就必須得跟著咱們的安排走。”
黃傑愁容略消,感激道:“若鄭大人能助我渡過此劫,黃家必有重謝!”
,“同為涼州官僚,好說,好說……”黃建捋著短鬚,笑得奸詐得意。
閒談之間。
欽差車駕已引入眼簾。
車駕後還跟隨著一千名京師禁軍,規模著實不小。
眾官吏急忙整理著裝,跟著鄭建一同上前相迎。
車駕停下。
一名身披青色絨袍,年紀莫約二十五六的青年走出車廂,眉宇間傲氣十足。
大理寺少卿,謝安。
“涼州令鄭建,攜涼州官府七十餘官吏,拜見謝大人!”
眾官吏一同參拜。
這便是權力,代天巡狩,高高在上。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