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託人在外面找了很久。”
宋婉真輕聲道,“那塊舊錶修不好了,但這份心意可以傳承下去。”
雖然她也不知道那快手錶對霍驍而言有什麼樣的意義,但還是不想讓他有所遺憾。
霍驍鄭重地戴上手筆,錶盤在燈光下閃著溫潤的光澤。
他知道,這不僅僅是一塊手錶,更是妻子對他全部的愛與理解。
隨著專利技術的推廣,宋婉真的名聲逐漸傳開。
隨後她被邀請參加全國紡織工業技術革新大會,並在會上做了主題發言。
臺下來自各大院校和企業的專家們認真記錄著她講的每一個技術細節。
會議結束後,一位頭髮花白的老教授攔住她:“這位小姐,你的設計思路很獨特,有沒有考慮過系統性地整理成理論?”
“理論?”宋婉真一愣。
“比如寫本書,或者到大學開講座。”老教授遞上名片,
“我是華東紡織工學院的,我們很需要你這樣有實踐經驗的專家。”
回程的火車上,宋婉真一直想著老教授的話。霍驍看出她的心思:“想去大學講課?”
“我能行嗎?”
宋婉真有些忐忑,“我會制機器,但是講課還真的沒有試過呢。這要是講砸了,可怎麼辦?”
霍驍握住她的手:“但你設計出了連大學教授都佩服的機器。實踐出真知,這才是最寶貴的。”
經過他這麼一鼓勵,宋知意思來想去之後就答應了下來。
畢竟這對自己而言,也是一件好事。
於是三天後,宋婉真站在他華東紡織工學院的講臺上,面對臺下上百雙求知若渴的眼睛。
黑板上寫著她今天的講課主題。
開場前,她緊張得手心冒汗。
但當目光觸及最後一排那個熟悉的身影,是霍驍特意請了假來陪她時,所有不安都煙消雲散了。
“同學們,我今天要講的第一點是……”她的聲音清亮而堅定,迴盪在階梯教室裡。
粉筆與黑板摩擦發出清脆的聲響,陽光透過窗戶灑在她的藏青色襯衫上,勾勒出一道幹練的輪廓。
“這裡的分梳輥角度設計是關鍵。”
她轉身面向臺下上百名學生,“傳統設計是15度傾角,但透過實踐我們發現。”
“宋老師!”一個戴眼鏡的男生突然舉手打斷,聲音裡帶著明顯的挑釁。
“您剛才說的這個發現,有沒有理論依據?還是說只是您'覺得'這樣更好?”
教室裡頓時一片寂靜。
後排的霍驍皺起眉頭,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座椅扶手。
宋婉真放下粉筆,目光平靜地看向那個男生:“這位同學怎麼稱呼?”
“李明,機械設計專業大三。”
男生推了推眼鏡,“我們上學期剛學過《紡織機械原理》,書上說最佳角度是15度。”
宋婉真微微一笑:“李同學讀書很認真。不過……”
她拿起講臺上的一個布包,“能請你上來幫我個忙嗎?”
李明遲疑了一下,還是走上了講臺。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