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煙榜

第30章 泥菩薩吞金吐語

世人皆知泥菩薩,卻無人見過泥菩薩真身,因為泥菩薩每過一次河,就換一次法相,不死不滅。

這是傳說,還是確有其事,江湖傳聞頗多,就連西天釋教的那幫金剛羅漢也說不出個所以然,因為泥菩薩是整個釋教特立獨行的存在,連明知山那幫佛陀菩薩都奈何不了。

據說泥菩薩因洩露天機毀了金身,身體潰爛如泥,故而被世人喚作泥菩薩,其真正的法相是個蟾蜍,每百年蛻一層皮,然後身體會在百年內繼續腐爛泥化,需要一直吞噬精金鑄新身。

佛明四相,靈臺方寸明知山承西天佛法,和王朝有過百年釋、道之爭。

道為大周國教,與儒家兼和多年,雖偶有大道之爭,但與外教爭道中總會心照不宣地一致對外,故而道門與儒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儒道似分又似和,分得細,關聯卻是頗多。

如今釋、道二教雖表明看祥和,暗地裡卻都相互較著勁,與儒家一樣,手中有收斂,嘴上沒停過,每甲子期滇池論道,不論西天釋教佛陀、道統各宗門首座,還是儒家賢者聖尊,皆不會手下留情,這便是三千大道之爭,由來已久。

看似傳承千年的滇池論道是佛、儒、道境界與三千道法的討論,實則是攻與守的變相博弈,輸者便會為此失去普世傳教的權力和影響,逐漸被另一教派滲透,從而失去壓制甚至牽制對方教眾普世傳教。

西天四百八十寺,釋教鼎力明知山,卻無法以絕對實力在大周廣袤領域內普世傳教,其因有二。

首先得益於道統昌盛,儒家制衡謀略與世代王朝相伴,故而大周沒有遍地沙彌,想在大周立分教的願望一直未能得逞。

其二,大周立國之初,西釋教徒泥菩薩洩露天機為大周封禁人族氣運,聯合司天術士與道統天人鑄造九鼎,鑄九鼎所剩精金被武王下令打造了九刀十布錢幣,他當時幫助文、武兩代周王奪氣運實則是為了獲取中原傳教權,弘揚西天佛法,奈何天不遂人願,文王屈尊為其扶轎過弱水,恰遇其真身在渡劫之日化身蟾蜍,仙宗道守姜太公誤以為泥菩薩是妖,拔斬天劍砍了蟾蜍一腿,致使泥菩薩真身落弱水,破境無望也成佛塑金身無望,最後不知所蹤,釋教想滲透大周之願又一次落空。

卜元貞憤愕:“胡鬧!書院能同意這等荒唐事?”

“院長和太傅們不同意,但儒家聖人點頭了!”

儒家聖人,鄭太白,卜元貞的師兄,同為永盛元年新科三甲,當今儒道唯一的聖人。

驚訝意外之餘,卜元貞也是無奈搖頭:“都是瘋子!”

儒家聖人是不是瘋了陸長卿不得而知,但自家先生需要這枚精金古幣,他就是捨命也要奪過來。

見卜元貞有些氣急,陸長卿躬身再行禮:“還望先生念在與秦大家同窗之情助我,這也是聖人的意思!”

說完,陸長卿也不再隱瞞,快速將自家先生臨行前給的錦囊拿了出來。

手指臨空一挑,陸長卿手中錦囊飛到卜元貞手中,他開啟錦囊內的兩張紙條,又一次陷入了死寂般的沉默。

這一次沉默讓陸長卿心裡十分沒底,他這時眼角餘光瞥向一言不發的卜元貞時,看到這位大青衣也在為紙條上的八個字困惑。

這深沉的困惑表情裡似有幾分惆悵與為難,陸長卿不由在想,他難道悟出“不爭而爭,心願可成”背後的深意了?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