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敲門聲響起,才將他從沉思中喚醒。
“小言,還沒起呢?太陽都曬屁股了!”
門外傳來陸明軒特有的大嗓門。
顧書言開啟門,陸明軒頂著一頭亂糟糟的金髮,睡眼惺忪地站在門口,身上還穿著昨晚的T恤。
“早。”顧書言道。
“早什麼早,都快中午了!”
陸明軒打了個哈欠,揉了揉眼睛,“走,哥帶你去吃我們學校的特色早餐,晚了可就沒了。”
顧書言看了一眼時間,確實已經不早了。
他合上電腦:“好。”
所謂的特色早餐,其實是學校二食堂的一個視窗,專賣一種用料十足的煎餅果子。
陸明軒顯然是這裡的常客,跟攤主大叔熟絡地打著招呼,要了兩個“頂配豪華版”。
“小言,你那論文弄得怎麼樣了?”
陸明軒一邊大口嚼著煎餅,一邊含糊不清地問。
“還在修改,有些地方需要補充資料和模型。”
“資料?”
陸明軒眼睛一亮,“什麼資料?哥們兒我路子廣,說不定能幫你搞到。”
顧書言心中一動。
“我最近在準備一個無人售貨機專案的商業計劃書,需要一些關於校內學生消費行為的資料。”顧書言解釋道。
“無人售貨機?有意思!”
陸明軒來了興趣,“這個我熟啊!我表哥就在搞這個,不過他是在商場鋪設。”
“學校裡搞,確實是個好點子。”
“學生嘛,懶得出宿舍是常態,半夜餓了渴了,有個售貨機多方便!”
他拍了拍胸脯:“資料的事包在我身上!我讓我表哥把他公司做市場調研的那套問卷模板發我一份,咱們改改就能用。”
“回頭我再找學生會宣傳部的哥們兒幫忙,在學校論壇和各個微信群裡發一波,保證給你收集到足夠的資料!”
顧書言沒想到陸明軒如此熱心,而且路子確實野。
“那太感謝了。”
“客氣啥!”陸明軒擺擺手,“以後哥的公司上市了,你可得給我當財務顧問!”
他半開玩笑地說道。
顧書言笑了笑,沒接話。
他知道陸明軒是在開玩笑,但還是第一次感受到有人替自己考慮。
接下來的幾天,顧書言的生活被兩件事填滿:
修改論文和撰寫商業計劃書。
論文方面,在王教授的指導和自己的努力下,進展神速。
他不僅完善了原有的模型,還創新性地引入了基於機器學習的預測演算法。
用於分析“沙盒監管”模式下,政策調整對數字貨幣市場情緒的動態影響。
商業計劃書方面,有了陸明軒的幫助,資料收集工作異常順利。
幾天之內,他們就回收了上千份有效問卷。
顧書言利用統計學軟體對資料進行了專業分析,得出了許多有價值的結論,為專案的可行性提供了有力支撐。
林浩在得知顧書言要做無人售貨機專案後,也主動提出可以幫忙設計一套後臺管理系統和移動支付介面。
用他的話說:“現成的框架,稍微改改就能用,比你們去外面買成品系統便宜還好用。”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