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默雖然不懂商業和程式設計,但也從物理學的角度,給顧書言提了一些關於售貨機節能和穩定性的建議。
比如利用熱力學原理最佳化製冷系統,或者增加感測器監測裝置狀態等,讓顧書言大開眼界。
“青雲四傑”儼然成了一個臨時專案小組,各展所長,其樂融融。
顧書言將商業計劃書的初稿完成後,第一時間交給了王教授。
王教授看得非常仔細,不時點頭稱讚。
“書言,你這份計劃書,做得非常紮實!”
王教授合上計劃書,臉上滿是讚許。
“市場分析透徹,運營模式清晰,盈利預測合理,風險評估也很到位。”
“特別是這個50%利潤捐贈的實施細則,考慮得很周全,既能保證專案的可持續性,又能真正惠及學生,校領導那邊肯定會滿意的。”
他頓了頓,補充道:“不過,有幾個地方,我覺得還可以再完善一下。”
“比如,關於貨品的選擇,除了常規的零食飲料,是不是可以考慮增加一些應急的日用品。”
“比如充電線、雨傘、甚至是一些常用的非處方藥?這樣更能體現專案的便利性和人文關懷。”
顧書言認真記錄下王教授的建議:“您說的是,這些細節我之前確實考慮不周。”
“還有,關於推廣。”
王教授繼續道,“除了線上的宣傳,線下的體驗活動也很重要。
可以在專案初期搞一些優惠促銷,或者與學生社團合作,擴大影響力。”
兩人又就計劃書的細節討論了許久。
顧書言感覺受益匪淺,王教授的經驗和視野,總能讓他看到自己思維的盲點。
顧家。
顧永輝和周玉芬自從在王教授辦公室碰了一鼻子灰回來後,就一直憋著一股火。
尤其是周玉芬,一想到顧書言那副“小人得志”的嘴臉,就氣得牙癢癢。
“老顧,你說他怎麼就突然開竅了?”
“還成了什麼狗屁‘Shawn’!”周玉芬恨恨地說道,“王啟明那個老東西,肯定是被他灌了迷魂湯!”
顧永輝坐在沙發上,臉色陰沉地抽著煙。
他比周玉芬想得更深。
顧書言的變化,不僅僅是學術上的,更是氣場和心智上的。
那個在他印象中一直唯唯諾諾、任人拿捏的兒子,彷彿一夜之間脫胎換骨,變得鋒芒畢露,難以掌控。
“他是不是Shawn,現在已經不重要了。”
顧永輝緩緩吐出一口菸圈,“重要的是,他現在搭上了王啟明這條線,在清揚大學站穩了腳跟。”
“我們想再像以前那樣拿捏他,恐怕難了。”
“那我們怎麼辦?就這麼便宜他了?”
周玉芬不甘心地叫道。
“書景怎麼辦?他才是我們顧家的希望!那個垃圾,憑什麼搶走本該屬於書景的一切!”
顧永輝眼中閃過一絲厲色。
“便宜他?沒那麼容易!他不是想在清揚大學出人頭地嗎?我偏不讓他如願!”
他掐滅菸頭,冷聲道。
“我打聽過了,那個垃圾最近在搞一個什麼無人售貨機的專案,還拉了幾個所謂的‘天才’舍友一起。”
“哼,一群不知天高地厚的毛頭小子,也想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