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鬥

第11章 入室

五供即一個香爐、一對燭臺,兩隻花瓶。

這五件東西,合稱五供。

正常來說,老太監這種級別,一組粗陶五供也就打發了,但當初我們見到的,卻是一套白色瓷質五供。

我那時對古董還是一竅不通,就以為是普通瓷器,不料周伶上手一摸,卻直接爆了粗口。

“臥槽?”

“琺華的?還是乳白色,這東西我在景德鎮都沒見過!”

“平川,一會記得裝上!”

雖然不懂琺華是啥,但我明白這東西值錢,當即點頭說好。

相比簡略的前室,中室顯得十分別致。

最顯眼的是一件屏風和一堂桌椅。

由於是實物,給人感覺,就彷彿來到古代大戶人家的客廳一樣。

陪葬品也要豐富許多。

石雕明器、車馬模型,成套的瓷器、茶具,碗、盤、壺、罐……此外東西兩側還設有壁龕,北側兩個角落裡,還各自放著一個紅漆木箱。

由於東西多,周伶決定:先裝一波!

打金尖在有的地方又叫“掌尖”,是負責識別陪葬品價值以及變現的,幹這個對眼力要求很高,周伶自然不在話下,很多東西她只是粗略一看,就能判斷個八九不離十。

“長海大哥,除了那個青石茶寵,其他石雕統統不要,茶具記得用泡沫紙包一下再裝……”

“好嘞!”

“平川,那個青花梅瓶……對,就你手旁邊,那個算高貨,你包一下單獨放一個袋子裡。”

“知道了伶姐,我這就搞。”

接下來的時間裡,就是周伶指揮我倆操作,乾的簡直不亦樂乎……

“誒?這啥?玉器?”

裝好幾件瓷器,我看到角落裡放著一對蓋碗。

燈光打上去,直接透過蓋碗本體,將一抹幽光映在了牆壁上。

我第一眼以為是玉石,但拿起來一看,卻又覺得不像。

蓋碗的顏色從下到上,由綠色逐漸變成淡黃,到最上邊又轉為淺橙色,很均勻,不像是天然形成的,關鍵是太透了,看起來有點像玻璃。

我歷史學的還行,知道明代中期已經開啟了大航海時代,西洋玻璃有可能流入中國,於是便問周伶:“伶姐,你看這是啥?是不是明朝進口的西洋玻璃茶碗?”

周伶看到蓋碗的一瞬間,眼睛便瞪大了幾分。

她小心翼翼的接過去,邊欣賞邊說:“什麼進口玻璃,這是琉璃,是咱本土手藝!”

“再說了,誰告訴你玻璃就一定是進口的?”

“咱們老祖宗,至少從隋唐開始,就能燒製透明的玻璃器了。”

“隋…隋唐?”

我當時覺得不可思議。

李世民那時候就有玻璃了?那他小時候玩不玩玻璃彈球?

“不錯……”周伶看了看另一隻蓋碗又說:“成對的漸變色琉璃器,還是三色漸變,色差能縮小到這個地步,在明代已經非常難得了,記得把蓋子反著放進碗裡再包,要纏的緊一些。”

“好的伶姐。”

處理完地上的陪葬品,便輪到木箱和壁龕。

壁龕被墓磚封上了,需要用點技巧才能撬開,所以是長海叔他倆搞壁龕,我負責搞箱子。

本來想著,木箱裡肯定有值錢的東西,但砸開鎖頭才發現,裡邊都是衣服被褥,而且都已經碳化,輕輕一碰就碎成了渣渣。

說來也怪,當時我看著這兩箱碎布片,眼前莫名就浮現出古人穿金戴銀的模樣。

我琢磨著,也許裡邊有什麼金項鍊、銀釦子之類的物件,便直接上手去掏。

只是抱著試試看的想法。

但沒想到,我剛把手伸到底部,就摸到了一個打火機大小的冰涼物體。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