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水之濱,古韻泉城。
這座城市裡,曾留下我很多回憶,而回憶開始的地方,在南郊賓館。
午後一點,房間裡陸陸續續來了四個人。
這裡出了點小差錯。
原本週伶只約了三個買家,一個濟南本地人,叫郝建民,兩個江西來的,王興和喬志斌。
但喬志斌又帶來一個叫黃波的本地古董商。
這人色眯眯的。
打從一進屋起,他那雙賊眼就時不時的往周伶身上瞄,雖然我沒事兒也看,但我完全是欣賞,跟他不一樣。
對此喬志斌解釋說,上午撿漏兒來著,擔心刀子鈍,就臨時拉了外援,並一再保證不會出問題。
之前周伶說過,我們這次貨雜,需要莊子對口才賣的上價錢。
原定三人裡,郝建民是玩兒玉器和青銅器的,王興主打瓷器明器,而喬志斌則是專收“紅薯”的。
紅薯就是窖藏貨,即金銀錠和銅錢。
也就是說,我們這次的大頭兒,主要靠他跟姓黃的。
再加上週伶和喬志斌合作過好多次,也就沒說什麼,直接示意我往外拿東西。
我第一件掏的是那件乳白色琺華香爐。
剝開泡沫紙的瞬間,王興就猛地站了起來。
“嘶~”
“好東西!!”
他上手摸了摸,興奮的問:“全不全?”
“這是自然。”
周伶拿出相機給他看照片,王興瞅了幾眼,直接伸出兩根手指。
周伶點點頭沒說話。
倒是黃波皮笑肉不笑的說了句:“呵,王老闆真是豪氣!”
琺華香爐屬於五供中的一件,昨天拍照時周伶跟我講過,這五樣東西如果單賣,一件平均三到五萬左右,合起來則能翻上一翻。
當然了,這是市場價。
我們作為一手貨源,單件也就一到兩萬,合起來賣到十萬就不虧了。
王興直接給二十,不是因為他人傻錢多,而是他有經驗。
所謂窺一斑而知全豹,他一見這東西,就猜到我們後邊還有好貨,所以先打了個樣兒,這麼一來,其他兩夥人也就不好意思太摳搜,等再有適合王興的,周伶則要讓些價格還人情。
第二件只有照片,是玉如意。
郝建民不像王興那麼痛快,跟周伶磨了半天才給到一萬七。
接下來就是他倆交替看貨。
最後全套五供、青花梅瓶、漸變色琉璃蓋碗以及其它器皿,王興六十方一槍打了。
這個價格對我們來說不低,對他而言也有不小的賺頭。
別的不說,只那一件梅瓶,他就能回本一半。
而且這還是當時的行情。
如果放到五年後,就算不是元青花,這件東西也能讓他大賺一筆。
至於所有小件玉器首飾、文房四寶以及那枚雲鶴紋銅鏡在內,郝建民也是一槍打,共計十五萬。
其中歙硯佔了大頭,一件就是六萬。
這已經接近當時的市場價,郝建民肯出這麼高,說明他手上肯定有專門收藏古硯的下家。
而我最喜歡的那枚紅魚帶鉤,居然才賣了六千塊錢!
我心說等分了錢我就去找他,只要他別太過分,我就買回來!
見二人結束,喬志斌站起來搓了搓手:“誒喲喂,佢俚兩個總算搞完哩喲,咯下子該輪到我哩喲!”
“小伶誒,快些子把東西拿出來啵,也好讓大家都開下子眼界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