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那以後我便明白了一個道理。
就是古墓這個東西,它沒有定式。
每一座古墓,都有獨屬於它自己的個性,這個個性無論是官方的學術著作,還是私人的工作日記,都是總結不全的。
如果你想知道,那你就非得進去不可……
好半天過去後,馮爺開口道:“周姑娘,算了吧,塞石這玩意不找二三十人一起拉,根本弄不出來,前提還得是沒有榫卯和澆鑄,有的話,別說二三十人了,就是二三十頭牛也拉不動!”
“哦?”
周伶眯了眯眼,老神在在的說了句:“馮爺,你要是現在退,你那三成可就沒有了!”
馮爺一愣,轉了轉眼珠後狐疑的問:“難不成,你真想找二三十人試試?”
“不行!”
“風險太大了!”他連連擺手。
不料周伶卻搖了搖頭,張開嘴裡緩緩吐出了兩個字——絞盤。
嗯……
這個怎麼說呢?
古人確實聰明,但再聰明他也不會想到,幾百年後會有衝擊鑽、絞盤、變速箱、發電機這些個亂七八糟的高科技產物出現!
所以接下來要怎麼幹?
用周伶的原話說:拿衝擊鑽在塞石上鑿出牛鼻環,然後絞盤加變速箱再加柴油發電機,別說是一兩噸,十噸也能給它拽出來!
當時我們都被這想法驚呆了。
都說北派是膽大派,南派是膽小派。
可怎麼到了周伶這,她比膽大派還要膽大?她簡直是膽大包天!
“不是?”
回過神後,小平頭撓了撓腦袋問:“就算你這法子能行,可那麼重的塞石,拉出來也只能是平鋪,隧道券裡雖然寬敞,但把頭說甬道至少三十米長,萬一塞石弄出來放不開咋辦?”
周伶一笑,悠悠然道:“你土工活又不差,放不開就挖唄!”
“挖……”小平頭瞬間語塞。
是,這不叫問題。
空間不夠,鏟子來湊,只要拆了金剛牆,夯築層可以隨便挖,無非是多往出運幾趟土罷了,而如果是小平頭我們兩個一起幹,我估計一個牛逼環還沒鑿出來,放一塊塞石的地方就挖好了。
另外塞石是三層,每層大概六十公分左右,我們只需要拽出兩層,甚至是一層就能進去。
這麼一看,工程量似乎也不是很大。
“怎樣?幹不幹?”周伶目光灼灼,依次掃過眾人的面龐。
膽大歸膽大。
但不得不說,她這方法行!
塞石再重,那也是人力抬進去的,怎麼可能比得過機械?一套裝置拉力不夠,那就再來一套,照這個邏輯考慮,甚至能無視榫卯和澆鑄的存在!
一分鐘後。
馮爺、長海叔、黃波,相繼點了點頭。
“好!”
周伶緩緩點頭,又道:“不過正式開始前,咱要先辦兩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