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鬥

第103章 同行

凌晨四點半,郝潤從草叢中拿出一個鼓鼓的黑塑膠袋。

袋子開啟,小安哥湊過去一瞅,頓時就是一愣。

“這是……灰?”他捏了一撮,看向我問。

“對對,是紙灰!”

我朝周圍一指道:“你仔細看,不光我挖盜洞的位置,包括剛剛堆土的位置,下邊原來也都有紙灰!”

小安哥四下一看,撓了撓頭看向我。

“窩操嘞?”

“你小子……真特麼機靈!”

我抿嘴一笑,心說這是當然,要連這種細節都考慮不到,那我還混不了?

沒錯,紙灰,這就是我的辦法。

實際上截止到探墓之前,我都沒打算這麼快動手,因為我也知道,當地有三天圓墳的習俗,而且圓墳之後還要燒七,所以最開始我打算探完了墓,等小誠家裡人燒完頭七再動手。

但到了他家墳地一看,我立刻改主意了。

怎麼回事兒呢?

之前說過,老百姓的墳都是擠在一起埋的,小誠家第三排足有十一個墳墓,中間滕蔓纏繞、蒿草瘋長,根本就進不去。

小誠他們家人上墳塗省事兒,給這群祖宗燒紙,一直都在三四排中間的那處空地燒,也就是緊挨著我打探孔的地方。

經年累月之下,這一大片區域紙灰堆積,連土都是黑不垃圾的。

恰巧他們近期又燒過紙,所以我們回填完盜洞,只要把地面踩實,再把新鮮的紙灰往上這麼一撒,那隻要不翻開看,除了他們家祖宗,沒人能發現土被刨過!

嘿嘿,我真是個大聰明……

回到五里鎮,我們立即開始清理陪葬品。

“小心點郝潤,金銀首飾不要刷,放水裡晃,最後下不來的泥用牙籤挑……”

“哦哦,知道了……”

“小安哥,銅錢不用管,一會我弄,你擦一下那幾件瓷器和玉器就行……”

“嗯,明白!”

看倆人做的認真,我便打了盆水去洗涮。

身上沾了好些豆沙餡,又酸又臭。

八點鐘,所有陪葬品清理完畢,分門別類擺在炕上。

我仔細看了看,相當滿意。

金銀器有冠飾、步搖、戒指、耳環一類的首飾,以及一對銀碗,總共十一件。

銀碗品相完好,且以鎏金工藝點綴鏨刻花紋,有這對銀碗打底,這堆金銀器搞個二十五六不成問題。

玉器八件,除了一大一小兩枚谷紋璧之外,也都是帶鉤、玉蟬之類的小件,跟金銀器差不多。

傅顯靈的隨身印也有,栗子大小,青玉的,但印紐這類物件,不是名人值不了什麼錢。

銅錢沒出珍品,都是普通的太和五銖,能賣個千把塊錢。

再有一些瑪瑙琉璃蜻蜓眼什麼的,也都一般般。

這次的大頭,全在雞首壺和兩隻六系罐上頭。

六系罐自不用說,本來就少見,因為南北朝此類物件,多是雙系或四系。

雞首壺又稱雞頭壺、天雞壺。

自三國到唐初,流行了近四百多年,價格跨度很大。

按當年的市場行情,一般東晉的雞首壺,多在八到三十萬之間;

隋唐的便宜,幾千到幾萬;

南北朝就貴了,只要儲存完好,一般都要二十起。

不過南北朝雞首壺還不是最值錢的。

最值錢的是五代。

這是因為唐初之後,雞首壺被新出現的執壺取代,逐漸就不流行了。

物以稀為貴,所以五代雞首壺要更加值錢。

當然了,這說的是普遍市場價,你要拿李靜訓墓裡的白瓷龍柄雞首壺相比,那屬於抬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