晃盪一天,我精神有點恍惚,愣了幾秒才按下接聽鍵。
“喂,哪位呀?”
“哎喂——”
說話的是個女人。
大概不經常講電話的緣故吧,她語速偏慢,聲音很大:“是那天那個……嗯……那個……小蕭兒老闆麼?”
聽這話茬兒我就知道,肯定是找我收貨的,不過最近接觸的人太多了,我只覺著有點熟悉,根本想不起來具體是誰。
“對對,是我,不過您是?”
“啊,我!”
對方扯著嗓子喊道:“就那天早晨……擰們來往家……要那種……嗯…那種帶老鷹的大洋……我還給你一百塊錢額不是!你還給我一百塊錢……”
“哦哦哦哦!”
我頓時恍然大悟,才想起來是第一天接觸的那位樸實大姐。
“大姐是吧?”
“不好意思啊,這兩天打電話的人忒多了。”
大姐哈哈一笑,連說沒事兒,然後就問我還要不要那種大洋,她閨女家裡有。
“您閨女?”
我愣了愣,隨口就想問有多少。
不料剛張開嘴,電話那頭便有個男人小聲提醒道:“媽,跟人說一聲全都有戳兒,品相可能差點兒……”
騰!
我猛地坐了起來!
接著不等我催問,大姐還是那副腔調,很大聲、很清晰的重複了一遍那個男人的話。
“大姐,啥樣的戳兒?總共有多少?”
“嗯……就跟往家那個一樣兒……有個小|三角兒,總共……三四十個兒吧……”
咕嚕——
我眼睛猛地瞪圓了!
大姐是見過包家銀元的,她既然這麼說,那應該不太可能會看錯。
深吸口氣,我儘量平靜的問:“大姐,您閨女家在哪,現在方不方便……”
短暫交流過後,我大致弄清了事情的經過。
原來大姐的女兒嫁到了嘎朗鎮,並在前幾天生了小寶寶,她過去伺候月子了,而大姐的女婿是個銀匠,今天閒下來一聊天兒,無意間聊起了鷹洋的事兒,然後大姐才知道他女婿手裡有,也才想起來聯絡我。
結束通話電話,我整個人都激動了。
三四十個?!
這數量對於鏟了十一天地皮,卻只碰見一枚包家銀元的我們來說,簡直就是驚天大發現!
於是我立即招呼大家出門,火速趕往嘎朗鎮。
距離不算很遠,八十公里左右,我們開了兩個多小時就到了。
相比於雙勝,嘎朗要繁華不少。
只說這個鎮的話,知名度沒多高,但我要提一個人大家應該都聽過,就是清末時期,聲名赫赫的蒙古親王——僧格林沁。
沒錯,就《武狀元蘇乞兒》裡那個膿包王爺。
不過現實中的僧格林沁可不是什麼膿包,是貨真價實的鐵血猛將,雖然最後死的窩囊點兒,讓捻軍小兵撿漏兒了,但人家好歹是戰死沙場,而且都不說別的,就憑他帶頭抵抗列強,在八里橋死磕英法聯軍這一點,人絕對是條漢子。
而他的故鄉,就在科左嘎朗。
直到今天為止,嘎朗鎮裡,依然還保留有僧格林沁的王府舊址。
也正是這個原因,當年包勝一才將行政節點設在嘎朗,因為在過去,這裡才是科左的中心。
一番打聽過後,兩輛車子緩緩停到王記銀匠鋪門前。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