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說山無稜,天地合,才敢與君別。
是古人對於愛情至死不渝的稱頌。
那麼【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才是慕容復心底最根本的野望。
他是那樣的慾壑難填,以至於江山美人乃至於長生,慕容復都不想放手。
記得前世,東瀛戰國時有名的梟雄,被譽為第六天魔王的織田信長有句座右銘,甚至在死前作為遺言吟誦出來的一首和詩。
人生五十年,與天地長久相較,如夢又似幻。一度得生者,豈有不滅者乎?
費盡心機去取得五十年的天下,何其短暫。看著自己心愛的女人如花樹般片片凋零,何其無力。想著百年後,自己苟延殘喘在一副衰老軀體裡,何其殘忍。
慕容復堅信,這世上既然有轉世重生,令他來到這方武俠世界。
未必不會有長生之法,歷劫成仙,與天地同壽,日月同輝。
天山童姥能夠維繫容顏的八荒六合唯我獨尊功,儘管不能真正長生不死,必定有其獨到之處。
張三丰能活到218歲,也必定有其養生之法。
至於少林寺的掃地僧,就更是年齡不詳、功力不詳,半步超脫世外的高人。
哪怕各國曆代皇帝糾集全天下之力,尋方士煉仙丹,不得長生,慕容復也不會因此放棄。
因為他清楚,長生本就不是求於外物,而是反求諸己。
武道一途淵源廣博,丹田氣海藏於己身,氣血通暢則百病不侵。
這才是堂皇大道,而歷代帝王要麼縱情聲色,要麼忙於案牘,根本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去走正途。
只能寄託於仙丹外物,妄圖一步登天。
但慕容復有時間,也有堅毅的心志。
無非是吾心吾行澄如明鏡,所作所為皆為本意。
直至念頭通達,超然於物外。
這般想著,越往東去,便快進入川蜀地界後,人煙便愈發稠密。
城門前來往的官道上,時常會遇見趕路的商隊和挑著籮筐,裡面裝著蔬果貨物販賣的腳伕,以及提著朴刀,作披風斗笠打扮的江湖客。
只是相較慕容復一行的寶馬香車,似乎青唐部落的使臣隊伍在百姓群中更有吸引力。
特別是為首的扎西貢布鬍鬚修得長短適中,目光炯炯有神。
一襲吐蕃貴族的大翻領素色長袍,內有交領彩錦襯袍,手中卻持著中原地區使者用來開路的旌節。
那是以犛牛尾搭配塗抹金漆的節杖所制。
儀衛和侍從俱系抹額,著海浪紋交領藏袍,背挎金鏤劍。
身後馬車內則裝著氆氌、硼砂、犀角等特產以及造型華美的金銀飾品。
在進城接受檢查的那一刻,南宋那邊的官兵還以為是隴右的吐蕃國派人來朝貢並遞上文書,忙不迭地一路大開方便之門。
畢竟南宋與隴右吐蕃間並無從屬關係。
雖然這些年宋朝和掌控隴右吐蕃,勢力的六穀部簽訂了休戰協議,可彼此間在邊境摩擦不斷,從沒有派使臣來示好的例子。
這件事若是處理的好,成為兩國關係親密的紐帶,治理川蜀當地的官員未必不能從中受益得利,這也是他們對青唐部使臣大開方便之門的原因。
“陸公緣何嘆氣啊?”
扎西貢布內心略帶享受地迎著城內諸多百姓打量的目光,待鑽入馬車內,才發現梳洗得當後換上一身藏袍的陸緒嘆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