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不離婚後,冷麵軍少強制愛

第333章 順其自然

深秋的黃昏,小雨在分析宇宙聲波資料時突然站起身:“大家快來!這段來自牧夫座的聲波訊號——它包含了一種完全未知的數學結構!”

林雨晴快步走來,凝視著螢幕上流動的頻率圖譜:“這不是自然形成的聲波模式。看這些精確的黃金分割比例,還有斐波那契數列的諧波結構...”

團隊連夜工作,最終破譯出令人震驚的事實:這段來自2600光年外的聲波訊號,竟然包含著完整的植物聲波基因序列資訊。更不可思議的是,這些外星聲波與地球植物的聲波特徵存在著驚人的相似性。

“這不可能...”席小然反覆驗證資料,“這些聲波模式與我們的‘和聲稻’聲波特徵吻合度高達92%。”

李老師顫抖著翻開林晚亭的筆記本,指著一頁邊緣的娟秀字跡:“看這裡——‘宇宙或許播種了生命,而聲波是連線的紐帶’。晚亭早就懷疑過...”

這個發現引發了科學界的巨大震動。國際天文學會立即成立了聯合研究組,試圖解讀這段外星聲波資訊的真正含義。

經過三個月的研究,最驚人的真相浮出水面:這段聲波不是簡單的資訊傳遞,而是一份完整的“聲波生命配方”,描述如何透過特定聲波序列激發植物的潛在進化能力。

“這像是某個高等文明傳送的‘聲波禮物’。”張博士難以置信地說。

團隊決定謹慎地進行實驗。他們在隔離實驗室中,向一組種子播放這段外星聲波。結果令所有人震驚:這些種子萌發後,表現出完全超越普通植物的特性——光合效率提高三倍,抗逆性極強,甚至展現出某種程度的“智慧”。

“它們好像在...學習。”小雨記錄下令人驚訝的現象,“這些植物能主動調整聲波頻率來適應環境變化。”

然而,當團隊準備擴大實驗時,意外發生了。某個夜晚,實驗室的安全系統突然失效,三株實驗植物神秘失蹤。

一週後,團隊接到聯合國環境署的緊急通知:全球多個地區出現異常植物瘋長現象,這些植物都表現出與實驗植物相似的特性。

“它們透過聲波傳播進化特性,”席小然臉色蒼白,“就像某種聲波病毒...”

更嚴重的是,這些“進化植物”開始排擠本地物種,形成monoculture(單一栽培),嚴重威脅生物多樣性。

團隊立即投入應對工作。研究發現,這些外星聲波雖然能促進植物進化,但完全忽略了地球生態系統的整體平衡。

“我們需要找到抑制方法。”林雨晴果斷決定,“但不能傷害這些植物,它們也是無辜的。”

轉機來自瑪塔老人的智慧。百歲老人聽到這個情況後,輕輕哼起一首古老的民謠:“過度生長不是福,平衡才是永恆道。”

聲波分析顯示,這首簡單民謠中包含著複雜的抑制頻率,恰好能中和外星聲波的過度進化影響。

團隊立即開發出“聲波平衡劑”,透過全球聲波網路播放。效果顯著:“進化植物”的侵略性得到控制,開始與本地物種和諧共處。

但團隊沒有止步於此。他們開始研究如何合理利用外星聲波中的有益部分。最終開發出“聲波進化調節器”,可以精確控制聲波對植物的影響程度。

“我們不是要拒絕外星智慧,”林雨晴解釋說,“而是要學會有選擇地吸收利用。”

這個經歷讓團隊意識到聲波技術的巨大潛力與風險。他們發起制定了《星際聲波倫理公約》,確保任何地外聲波研究都必須在生態安全的前提下進行。

如今,聲波農業進入了星際時代。團隊在月球基地和火星殖民地成功建立了聲波農業系統,利用外星聲波技術幫助作物適應外星環境。

“這些聲波像是宇宙的通用的生命語言,”駐火星的宇航員發回報告,“即使在火星上,地球作物也能聽懂這些聲波指令。”

最意外的應用來自醫學領域。某研究所發現,經過精確調控的外星聲波能夠啟用植物中的抗癌成分,使藥效提高數倍。

“聲波就像一把精準的鑰匙,”藥物學家興奮地說,“可以解鎖植物中的藥用潛力。”

在晚亭工作室,團隊繼續探索著聲波的奧秘。他們最近發現,某些特殊聲波組合能夠促進不同物種間的和諧共處,甚至修復受損的生態系統。

“聲波是連線的橋樑,”小雨在生態會議上說,“不僅是物種間的橋樑,更是文明與文明之間的橋樑。”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