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嫁望門寡後,戰死的夫君回來了

第3章 孃親不能回伯府

“青瓷,你剛才莽撞了,人家鎮北侯世子與我們並無交際,能主動幫我們借我們馬匹來用已經很是仁義,你剛才實在不該再跟人家提什麼一路同行的話,女兒家要懂得矜持。”

喻青瓷知道孃親肯定要因為剛才的事批評自己,她不便解釋索性拉著孃親的胳膊撒嬌道:

“孃親,女兒知錯了,女兒剛才真的很是擔心,怕路上再出什麼事才脫口而出,以後不會了。”

蘇澄娘嗔怪地伸出手指戳了戳女兒的額頭道:“你就是瞎擔心,眼看明日就能到京城了,而且這麼多下人、護衛跟著能出什麼事?再說沿途你父親都安排好了。”

見孃親提起父親,喻青瓷心裡又是一陣百味雜陳,這個時候的孃親對父親還是十分信賴的。

至於回京以後發生的諸多事端,不行,趁父親不在身邊,她必須勸說孃親進京後不要回伯府。

孃親是父親的原配嫡妻,十幾年前在京城為官的外祖家出事,全家被下了大獄。南平伯府老夫人,也就是她的親祖母趁機要將孃親貶妻為妾,好給兒子另娶她心儀的兒媳婦。

孃親性情剛烈,悲憤之下頂撞祖母,聲稱寧願被休也不願做妾,拿著一紙休書離開了伯府,追隨外祖父一家去了流放之地。

而祖母則在將孃親離開後很快給父親另聘了喬侍郎府的嫡女為妻。

等父親辦完差事回到京城時一切已成定局,祖母做主已經將新婦喬氏迎進門。

好在父親心裡一直牽掛孃親,始終派人在外尋找孃親的下落,幾年後在千里之外的宥陽與孃親重逢。為了孃親父親辭去京城的官職,自請在宥陽擔任了地方官,一做就是十幾年。

所以從記事開始她就知道,遠在京城的祖母對孃親厭惡至極,連帶她和弟弟都不願承認。

這些年她們母子三個跟著父親一直在外生活從未回過京城,也就沒有機會上族譜認祖歸宗。

這次父親調回京城,為了她和弟弟有個光明正大的身份立於人前,孃親才答應跟著父親一同回京,孃親哪裡會想到回到京城以後竟是她們噩夢的開始。

而第一個被算計的,就是她。

想通了這些喻青瓷抬起頭問道:“孃親,到了京城我們真的要住進伯府嗎?”

蘇澄娘聞言不禁詫異,便說道:“自然是的,你們父親是南平伯,你們姐弟兩個是他的親骨肉,這麼多年了總歸要回去認祖歸宗才是。”

喻青瓷面露擔憂之色:“可是我們這些年一直跟父親住在外面,京城伯府另有祖母為父親娶的兒媳,京城人人皆知南平伯夫人乃喬侍郎府的嫡女喬氏,孃親此番回去怕是在身份上要被人詬病。

再說祖母一直不喜我們,這麼多年都不肯承認我們,如今竟主動開口要我們回去,孃親有沒有想過這其中有什麼蹊蹺?”

“哪裡會有什麼蹊蹺,無論你祖母態度如何,你父親這次調回京城我們自然是要一起回來的。”

話雖如此說,蘇澄娘心裡卻是沒底的。

當年她拿到的的休書並不是喻景晟親手所寫而是伯府老夫人的手筆,上面亦沒有夫君的簽名,按照本朝律例可以不算數。

但是老夫人在她離開伯府後便讓人把這事大肆宣揚了出去,以致京城很多人都知道她蘇澄娘被伯府休棄了。

不久伯府又大張旗鼓為喻景晟另娶了新婦喬氏,所以在世人眼裡,南平伯府的當家夫人是如今的喬氏,誰還記得當初的蘇澄娘?

蘇澄娘:“你父親跟我保證過,回去後我仍是正妻,他絕對不會讓我們母子三個受委屈的。”

喻青瓷暗歎一聲,此時的父親對孃親和她們兄妹是真的放在心上,只是,那保證的話就不一定能兌現了。

父親是南平伯,位高權重日日忙於公事,不可能天天留在內宅守著她們,在父親看不見的地方祖母和喬氏想要磋磨她們,是輕而易舉的事。

要不然上一世她們剛回京,路上遇襲的事怎麼就傳得滿城風雨,孃親的清白也被人詬病?祖母趁機百般刁難死活不承認孃親的正妻身份,鬧了好一陣子。

喻青瓷:“這次回京我們還帶回來外祖父外祖母的牌位,外祖父去世才不過幾個月,孃親重孝期間,這個時候回伯府,祖母恐怕更加不喜。父親以前說過伯府乃世家大族規矩森嚴,祖母會允許孃親在自己院子裡燒紙錢,祭奠外祖父外父母嗎?”

“這......”

蘇澄娘更加語塞。

女兒說的這些她不是沒想過,只是考慮到一對兒女的前程更重要,她才刻意忽略,如今被女兒直言出來,她不得不重新審視這些事情的可能性。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