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青雲的劍法雖有風清揚親自教導,但也不過才學了華山的兩套劍法,對其他劍法尚未接觸。
如今他的內力水平也算可以了,與趙四海交流學習劍法,剛好可以增加對敵能力,提高劍法水平。
兩人只切磋招式,不動用內力,打鬥起來,倒也頗具觀賞性,柳易總是樂呵呵的看著,時不時的指點幾句。
柳易雖然也已學會各家劍法,並融會貫通,但他對劍術的興趣並不算大,劍法只是他諸多手段之一。
柳易的自我定位很清晰,他是一個武者,卻不是劍客。
能得了迴風劍客之名,也不過是因為劍法殺敵效率高,用的就多一些罷了。
柳易最喜歡的其實是拳掌功夫,那種收發自如,進退由心的感覺,讓他著迷。
這一日,兩人又在切磋劍法,你來我往,劍光凜冽。
一通比劃過後,又是以褚青雲完敗結束。
“師侄,你這招,劍尖應再高上三分。”趙四海持劍比劃了一個招式,指點著褚青雲。
“為什麼?我這可是按照風師叔祖教的劍法出招。”褚青雲看著趙四海的動作,詫異地問。
“風師叔教你的自然沒錯,但你如今在長身體的年紀,自你學這招劍法至今,你應該有長高不少吧。”趙四海笑著說道。
“嗯?師叔,我確實長高了許多,這又怎麼了?我的動作和瞄點,都有隨之調整啊,應該是準確的。”
“哈哈,說的不錯,都是準確的。但準確的動作,一定是對的嗎?”趙四海看著褚青雲,笑容裡多了幾分莫名的意味。
“師侄,學劍法,你首先得明白,我們每一招每一式,想要達成什麼目的。”
“你年紀尚小,應該還沒學劍理。但我覺得以你如今的水平,可以開始瞭解這些內容了。”
“劍,說到底,是一個兵器。手持,開雙刃身直頭尖,橫豎可傷人,擊刺可透甲。”
“用劍,最終的目的,是禦敵和殺敵。為此我們有各種劍招,進行攻擊、防禦、干擾對方。”
“我們一招一式學劍,是用來練習和熟悉招式,讓身體適應發力,讓身體跟得上反應速度。”
“但更重要的是記住每一劍要達成的目的,以及關聯的劍招的目的。”
“最後你要想明白,為什麼這樣出招。”
“只要能達到目的,就是對的,就是好劍法。”
“以前我也不懂,風師叔讓我再練幾門劍法。”
“學的劍法多了,見識多了,我突然就懂了。”
“我知道,你現在可能理解不了我說的;或者說,明白了怎麼回事,但做不到。”
“不要急,慢慢來,你就懂了。”
趙四海一邊講解,一邊舞劍,直至話畢,他自創的一套細雨劍也恰好使完,收劍入鞘。
“好劍法。”柳易誇讚道。
趙四海的劍法不太精妙,但就像他說的,一招一式,都有其要達到的目的,並且透過前後的劍招進行掩飾和隱藏,多有殺招藏於樸素的招式之中。
於微風細雨之中暗藏殺機,細雨之名倒是合適。
不適合練劍,但是適合殺人。
“師叔,我不太懂你說的,我得回去想一想。”褚青雲卻無心劍法,而是沉浸於趙四海的話中,眉頭緊皺,似是遇到什麼難題一般。
趙四海的這番說法,其實不單單是劍法,而是適用於所有招式。幾乎是給褚青雲開啟了一扇新的大門,他腦海裡各種想法頻出。
其實很多門派都有類似的傳承,知道這套理論的大有人在。
但知道的人雖多,能不能活學活用,跳出藩籬,就得看個人的悟性和機緣了。
“平常心,不要急躁,慢慢體悟。師叔學了三十年的武,練了快三十年的劍,你才學幾年?”柳易笑著囑咐道。
他也想知道,自己這個小師弟,能不能給自己一些驚喜。
“好的,師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