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天:從魔改笑傲江湖開始

第75章 鉅變

弘治八年末,少林武當華山,於華山會盟,簽訂盟約,共同維護江湖秩序,應對世界之變。

弘治九年,大明江湖中,武者數量激增,各門派實力快速增長。

武功招式的破壞力,較以往增長近三成。

普通人雖然也受到影響,身體素質提高,但與武者的差距卻越來越大。

江湖中逐漸流傳出元氣復甦的說法。

五月份,江湖小報上少林武當華山一同發出公告,確認元氣復甦之事,言說武道大世降臨。

並以三家之名義,共同發起武林公約。

“武者不得濫殺無辜。”

“武者爭鬥,不得傷及無辜。”

“江湖勢力爭鬥,不得牽涉普通人。”

“江湖勢力無故不得互相征伐,尊重各門派自主性與武功傳承。”

少林,武當,華山三家誠邀各江湖門派,武林大豪,遵守公約。

福威鏢局聯盟率先響應,釋出宣告,支援武林公約。

恆山、泰山,嵩山,衡山,緊接著響應。峨眉,丐幫等緊隨其後。

陸陸續續的,大部分江湖勢力都加入了江湖公約。

因為眾人細細琢磨後,發現這公約不僅是對普通人的保護,也是對自身的保護。

而這公約影響最大的,其實是底層江湖中人。

公約釋出僅半年時間,大明各地,就出現大大小小近百江湖門派。

武林公約的存在,保護了一眾新生的武者團體,讓他們能有機會發展壯大。

元氣復甦,對江湖的影響是巨大的,對朝堂的衝擊一點也不小。

武者實力巨增,就等於軍方勢力暴漲。

一眾武官勳貴,迫不及待的在朝堂之上爭取利益。

此前弘治的策略是提拔武官心腹,革除軍隊弊端,保持文武平衡。

如今弘治頭疼的是,怎麼壓住這群將軍,不給自己搞事。

請戰書如紙片般湧來,總結起來就一句話,我們要打仗,我們要開疆拓土,封侯拜將。

弘治無奈之下,只能下達了核准武備,等待命令的指示。

弘治其實也有些躍躍欲試,土木堡之變過後,明軍對外的策略轉為保守,不少土地被蠶食。

如果能在他在位期間,收回國土,開疆拓土,完成成祖甚至太祖沒做到的事,那自己可就名垂千古了。

弘治暗搓搓的準備著,雖沒有明面上說要打仗,但朝堂上下的動作,盡皆向著武備傾斜。

可還沒等弘治出手,他就得到了邊關急報。

弘治十年一月初,東北女真扣關。

弘治十年一月中旬,北方蒙古南下。

弘治十年二月,西北異族動作不斷、西南烏斯藏國出兵東進。

三月初,東南倭寇捲土重來。

“打,給我狠狠地打。”

弘治在朝堂之上,一拍桌案,怒吼著下令,其實心中對此倒是頗為滿意。

主動出擊,還要費點口舌,對付一些頑固的文臣,現在敵人打過來了,總不能不還手吧。

為了首站告捷,弘治皇帝更是派出了身邊的大太監,帶領一批辟邪護衛,攜帶旨意向著山海關而去。

這辟邪衛,是在柳易多次造訪皇宮後出現的,組建目的嘛,當然是作為皇帝親衛,守護國土。

嗯,對外是這樣說的。

果不其然,詭秘的辟邪衛的出現,給女真族,狠狠一擊,讓其大敗虧輸。

而這也拉開了戰爭的序幕。

不過很可惜的是,戰爭的初期,大明軍隊的戰鬥力確實牢牢壓住了一眾敵人,將戰線推進到外線作戰,不但反攻敵人,還佔據了不少土地。

但隨著四周的敵人聯合起來,利用人數優勢和逐漸追上來的武者實力,雙方的戰鬥力逐漸持衡。

弘治十一年二月,打了一年多,大明由進攻轉為防守,倚靠火炮優勢和武者素質,守護佔領的土地。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