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林清的思路,一時間眾人都愣住了。
冗餘至上!
這是所有洞穴潛水基本原則,但是在林清的方案中卻直接摒棄了這條思路。
在某種程度上,林清的這個方案破解了“情感與理性”的這個死結。
上層人員僅攜帶單程氣瓶,物理層面消除“是否救援”的道德困境。當倒計時結束,氣瓶餘量強制要求必須返程,將情感抉擇轉化為客觀技術限制。
而且,這樣的操作給最底層的救援人員增加了很大的靈活性。一旦因為某些事情耽擱了下來,完全可以不考慮自己上方的隊友。
但是,這樣做相當於完全捨棄了自己的容錯啊。
作為團隊氣體管理員的長毛先開口說道。
“不行,不可能!不帶冗餘氣瓶?你開什麼國際玩笑?”
“對啊,你這樣做萬一裝置故障沒有備份怎麼辦?”
露娜也跟著說道。
這時,林清的嘴角露出了一絲微笑。
“小蘭,如果我沒記錯的話......現在最新的氣瓶採用的是NASA級碳纖纏繞氣瓶吧?”
“嗯。不過,這個氣瓶比起鋁瓶僅僅是重量輕了百分之四十而已,沒有什麼別的優勢啊。”
小蘭點了點頭,抬頭看向林清,眼神中露出疑惑的表情,沒理解林清的意思。
在洞穴潛水中,和一身的裝備比起來,氣瓶的質量本身就不算太重。
在主引導繩上,完全可以用大號補給氣瓶來減輕分攤到每立方米氣瓶承載所需的質量。
“但是,如果不把氣瓶帶在身上,而是掛在主引導繩上呢?”
林清緊接著說道。
“雖然,每名潛水員的身上帶著單程氣瓶,但是,可以在每個減壓點的上方十米左右,設計氣瓶補給站。形成‘樹狀補給系統’。因為材質的減輕,所以,相較於之前的水下氧氣站,引導繩上可以掛更多的氣瓶!將之前大量氣瓶集中在少數幾個減壓點,改為將少量氣瓶分散在整個引導繩上!”
“所以,你的意思是,一旦下方有人的裝置出現故障,可以立即上浮到不遠處進行補給?一次少量補給,不夠的話就繼續上浮?”
姜水生好像聽明白了林清的意思,馬上追問道。
“Bingo!”
看到有人懂了自己的意思,林清馬上點了點頭。
聽完了林清的構思,潛水隊的隊員們你看看我看看你。
似乎都在期待著對方能從林清的計劃中找到一絲破綻,但幾名資深潛水員似乎啞火了一般,沒人能說出個所以然。
“那個,主引導繩方面......”
老黃嚥了口口水,看向露娜,想從雞蛋裡挑出點骨頭。
“引導繩這方面.......應該沒什麼問題。”
露娜皺緊眉頭,腦海中反覆琢磨著林清計劃中需要的操作,但最後還是搖了搖頭。
“林清這個計劃,操作實現並不難,而且,一旦成功,未來甚至可以推廣開來......”
推廣開來?
大家都明白這四個字的含金量。
這代表,以後任何一次救援行動,都可以依照林清這次救援的模板來設計。
但,有一個大前提,那就是這次的搜尋任務必須要成功!
不過,作為一個才接觸潛水這項運動還沒有幾天的新人來說。
林清能結合各種已有的條件,制定出這種滴水不漏的計劃,如果不是潛水小隊幾人親自在場,任誰都不會相信的。
姜水生這時候抬起了頭,看向林清,緩緩開口道。
“二十天之後,如果你透過了我的評估,你可以和我們一起下水參與搜尋。”
不然呢?
還能有什麼理由?
強悍的身體素質,超強的記憶力和學習能力,甚至還能在幾分鐘之內,制定出一個挑不出大毛病的計劃。
這不是純純的六邊形戰士麼?
姜水生,本來已經算是天賦異稟的潛水員了,但是此時此刻,面對林清,他甚至都覺得自己已經泯然眾人矣。
雖然,林清還不具備姜水生這種在水下200米以下的作業能力,但這幾天來,看到林清的表現,所有人都不會懷疑,林清未來將會是世界上最傑出的潛水員!
“不,二十天......實在是太久了。”
林清此時突然說道。
“五天,我想五天之內就下水。”
啊?
五天!未免也太心急了吧。
按照林清現在抗氮醉的能力,下到150米就已經是極限了,怎麼可能跟著去找人呢?
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要有一個成長的過程。
姜水生沒有過多考慮,搖頭開口直接說道。
“不行,你現在的身體......”
“我知道,但是,我打算先下到100米左右看看。”
林清說道。
如果地球上的記憶沒錯,那麼在水下95米處就可以找到夾層。
“哈哈哈哈。”
林清說完,長毛第一個笑了起來。
“林清,100米,那叫訓練,不叫搜尋。”
以李紫玄的實力,在100米,就差可以躺著打遊戲了,怎麼可能會折在那裡!
在平常的搜尋中,長毛和老黃至少會下到175米,而姜水生最深甚至下到過210米。
只是,在這種深度,依然一無所獲。
“這不是正好麼?”
聽了長毛的話,林清微微一笑。
“100米,對你們來說應該也很容易。正好可以試一下我的計劃是否可行!”
看著林清微笑的樣子,幾人又對視了一眼。
洞潛領域,產生危險的原因多種多樣,而大部分的時候,是因為計劃趕不上變化。
所以,林清現在的建議,在他們看來雖然可行,但更多的像是未經檢驗的空中樓閣。
好在林清要求下水的深度只有100米。
對這幾人來說,下潛到100米的位置,就如同吃飯喝水一樣簡單。
“行吧,我們就陪你一次!”
作為隊長,姜水生這時候點了點頭。
......
五天的時間一晃而過。
在這五天裡,老李潛水俱樂部的眾人,停止了潛水教學,對林清的計劃進行了進一步的完善。
雖然100米對這幾人來說並不深,但每一次的集體潛水作業都馬虎不得,更何況,這也是幾人對於未來搜尋方式的一個試驗。
無論是樹狀的氣體補給站,還是沒有隨身的冗餘氣體,對所有人來說都是一個挑戰。
現在的時間已經到了十二月的中下旬,水溫極低,不過也正因如此,水中藻類和其他水生生物的繁殖速度減緩,減少了水體中的懸浮顆粒。
這是最適合下水的時節。換做是其餘的小池塘,完全可以說上一句清澈見底。
只不過,眾人面對的是深度至少要達到300米,被譽為水下珠峰的九頓天窗!
“裝置都準備好了麼?”
北洞入口處,姜水生開口對著小蘭問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