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故事之華山煙霞客

第3章 氣機

常人對氣血無知無覺,只可在運使氣力時。

讓氣血自動運轉,補充自身。

而內功修行者,卻可感知氣血發動之機要。

謂之曰“氣機”。

透過起伏氣機,從而引導氣血執行。

在武學術語中,也常說如此便是生出氣感。

當陳子正一路“長拳十段錦”,打的登堂入室,便是漸漸有了氣感。

嶽不群見他生出氣感,只讓他莫要急躁。

每日只就著“長拳十段錦”,細細分辨體內微妙。

並告訴他華山派以氣御劍,這條路子絕不可行差踏錯。

凡是華山派弟子,入門三年不幹別的。

就是培養氣血,打熬身體。

陳子正少年的身體中,裝的是個成年人的靈魂。

見嶽不群如此說,他也不心急。

只一遍一遍打著十段景,見證體內各處氣機生滅起伏,迴圈往復。

如此又過了兩個月。

陳子正根基牢固,激引氣血開始變的駕輕就熟。

嶽不群見其不驕不躁,心中也十分滿足。

尋了機會,將陳子正叫來。

道出一篇“華山內功心法”與他。

待他背熟之後,嶽不群便讓他自己琢磨修煉。

若有不明可以拿去請教令狐沖。

而嶽不群自己,則是下山“捉馬”去也。

話說這“捉馬”一詞,也是自有淵源。

是指考驗收徒,引自王重陽“投譚捉馬”。

當年王重陽前輩高人,每次想收弟子,不好直愣愣上門說要收別人為徒。

所以他每次收徒,都要搞的神神秘秘。

非要讓人幾番兜兜轉轉,經歷過跌宕起伏之後。

最後才來上一句:

“罷了!”

“你與我還算有緣,便跟我回山修行罷。”

如此這般,方能顯示出他的高人風範。

全真上下一脈相承,多少都有這般臭毛病。

收徒時也要拿些事情考驗弟子,待把人折騰得欲仙欲死方能收入門牆。

卻說陳子正聽聞師傅要下山“捉馬”。

還讓令狐沖來教導他內功,他的內心其實是拒絕的。

令狐沖這個大師兄,就跟原著中一樣。

整日一副吊兒郎當的模樣,令他感覺不甚可靠。

陳子正還是希望由師傅親自教導自己為好。

可嶽不群也說了,徒弟進門第一套拳由師傅教。

師傅領你進門,即傳授武學根基,也傳授做人的道理。

待進得門中,修行就是自個兒的事了。

有不懂的先向同門討教。

若是同門師兄弟都不懂,方可聯袂來向師傅請教。

以後華山派都是這個規矩。

說罷,嶽不群頭也不回的下山去也。

話說那令狐沖,此人生性灑脫、行事肆意。

歲數與陳子正倒差不差,都是十五歲上下。

他還未成年,便已經染上了嗜酒如命的毛病。

這次師傅不在山上,師孃又帶著嶽靈珊讀書習字,沒空管他。

這麼好的機會,他當然要溜下山去喝酒。

不過師弟陳子正這個拖油瓶,卻是叫他有些為難。

待他眼珠子一轉,心中想到了一個“好辦法”。

他趁著晚上休息的時間,寫出一冊“華山心法詳解”出來。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