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第二日早晨,令狐沖便拿著一本小冊,找到了陳子正。
“啪嘰”一下將小冊拍在陳子正胸口,並摟著陳子正的肩膀囑咐道:
“師弟啊,這本華山心法詳解是師兄心血所著。”
“我懂的都寫在上面了,你且拿去好好研習。”
“那山下街面上鬧賊人,師兄下山去探探對方跟腳。”
“此事你可莫告訴師孃,憑白讓她擔心!”
說罷,還對陳子正眨眨眼,緊接著一溜煙便跑了。
陳子正手裡捧著小冊,看這令狐沖遠去的背影:
“。。。。。。”
“這大師兄是找藉口下山喝酒去了罷?他找藉口怎的就能這般熟練?”
留下陳子正一人孤單的背影弱小可憐又無助。
——————————————
華山派後面的竹林十分清幽,之前陳子正經常在此練拳。
眼看著師兄溜下山去,陳子正便拿著師兄給的“秘籍”來到竹林裡,尋了塊臥牛石爬上去盤膝坐好。
開始細細品讀起,令狐沖寫的這本“華山心法詳解”來。
這華山心法源自全真一脈,經無數前輩細細打磨去蕪存菁。
整段文章平鋪直敘,聊聊數百字直指內功要義。
那令狐沖雖然生性浪蕩,對自家師弟倒也還算用心。
這本小冊上,筆筆心得體會,細若蠅頭,幾乎把正文行間填滿,令陳子正看的是津津有味。
待到閱遍令狐沖對華山心法的心得體會。
陳子正沉思良久,自覺已經吃透其中關節。
方才盤膝而坐,擺出個五心朝天的姿勢,搬運氣血。
然而就是這麼一練,卻是遇到了關隘了。
陳子正兩輩子加在一起得有五十多歲了。
年紀大了考慮問題就比較周全,也是因為考慮太過周全,卻失了赤子之心。
陳子正每次激引氣血行至關竅處,都是猶猶豫豫,難以拿捏好功力火候。
氣血時強時弱,穿門過戶甚是晦澀。
然而越想操控氣血,氣血就越是不聽指揮。
行到後來陳子正更是心中雜念叢生,氣血浮躁難平。
須知華山心法分屬道家一脈,中正平和,綿綿醇厚。
行功最是講究心性淡薄,切記急功盡力。
那令狐沖心無敬畏,練功時無知無覺,放任氣血斗轉斡旋,衝關過戶自然是無不如意。
而反觀陳子正卻是心思反覆,每每氣血執行到那關節處。
心中必會權衡思量,反倒失了自然之意。
一通胡亂嘗試下來,只是行功晦澀,而無其他症狀。
只能說這華山心法果然是玄門正宗,輕易不會走火入魔。
陳子正半晌不得要領,停下來發了會兒呆,終於意識到自己出了問題。
他自然明白要放開心神,氣血才能自發運轉的道理。
可每每到那關隘處,卻是本能的想要操控氣血。
就像學習游泳,明明知道只要身體放鬆,自然就能浮起來。
但每當水淹過頭臉,卻是便忍不住會繃緊全身,開始瞎撲騰。
陳子正一時無法,又將那“秘籍”拿出來翻閱,發現上面根本沒有記載處理此種關隘的方法。
那小冊上沒有,便給他一個錯覺。
那就是常人皆能輕易邁過此關,唯有自己兩世為人,心思繁複所以才會遇到此等關隘。
其實陳子正不知道的是,大多數人練功都是如此。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